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99|回复: 1

闽事新纪元丨福州这里,藏着一处智商高地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发表于 2022-5-11 18: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来自: Reserved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在福州的中轴线上,藏着一处闽人智商高地。

据说这里是“亩产”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最多的地方。

先后走出了400多位名人,是绝对的名人沃土。

它就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七巷。

“一部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w2.jpg

三坊七巷全景。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近代以来,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等150多位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更是打造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前情提要——《懂闽丨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文化巨子》)

w3.jpg

图源:《中国地名大会》

是什么吸引着众多名流鸿儒慕名而来,筑屋而居?

还得从三坊七巷令人无法抵挡的智慧魅力说起。

w4.jpg

三坊七巷始建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之三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之七巷,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w5.jpg

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绘制的《三坊七巷景观图》 。图源:福建日报

三坊七巷到底有多精致?且看一个马鞍墙就知道了。

连绵天际、高低错落,马鞍墙飞翘翼角的各类泥塑,上刻花纹,每一幅都刻画精致,栩栩如生。

w6.jpg

福州三坊七巷马鞍墙上的的狮子灰塑。图源:福建日报

不仅具有防火的实用主义功效,还是主人家的凡尔赛舞台。

(前期提要——《懂闽丨这墙,真不是盖的!》)

个中缘由,宋代曾任过福州知州的散文大家曾巩感慨过,“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巨丽相矜, 虽下贫必丰其居。”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建筑材料多,能工巧匠多,住得不好?实力不允许!

w7.jpg

但就是这样一处记录闽人智慧的活化石,也曾在时代浪潮中风雨飘摇,历经磨难。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风云动荡。作为福州文化瑰宝的三坊七巷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也屡遭破坏,经历着令人痛心的风雨洗礼。

w8.jpg

历史上三坊七巷 图源:新闻110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旧城改造风潮中,三坊七巷遭遇了严重危机。

保护文化遗产之争再起。

w9.jpg

林觉民冰心故居 图源:遇见福州

三坊七巷再度引起福州市上下,以及诸多社会团体的强烈关注。

一场彰显智慧光芒的三坊七巷紧急守护开始。

1991年3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在三坊七巷召开。

会议议定了加强文物保护的7件实事,由此衍生了惠及长远的“四个一”机制——成立一个文物局、一支考古队,增加文物部门一颗“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缮经费100万元。

w10.jpg

坊巷晨曦 吴伯锋/摄

在三坊七巷的保护中,福州市还运用法治力量,通过制定保护条例,为传承、延续福州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保护伊始,福州市启动《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

1997 年该条例经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开始施行,是全国第二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性法规,许多措施在全国具有开创性。

w11.jpg

图源:福州新闻

在当时城市化带来的大拆大建热潮中,这部法规的许多开创性规范,有力推动“三坊七巷”集中改造,使得福州的古城风貌得以依法保护。

在后续修复改造的过程中,福州市还先后批准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规章,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6年8月,三坊七巷拆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修缮工作依照“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和“渐进式”的步骤组织实施。

去年7月15日晚,一场名为《寻梦·坊巷》的沉浸式演出在三坊七巷上演,摇曳的灯光、悠长的舞韵,身着旗袍的女子仿佛跨越百年走来,在梦幻的灯光中舞动街巷。

w12.jpg

《寻梦·坊巷》沉浸式演出 图源:福州日报

近年来,福州市努力把三坊七巷打造成促进非遗文化活化传承的大平台。

对名人故居开展提升工作、引导老字号商铺回归、在文保院落保持地方戏曲闽剧、评话、伬唱等常态化演出……

古老建筑里的人和事正在活起来。

w13.jpg

南后街游人如织。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作为数字福州建设的窗口,三坊七巷也被注入了数字智慧。

“福州古厝普查登记系统”被运用在古厝保护当中,实现古厝普查登记全过程、闭环式信息留痕和跟踪管理。

“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空地一体化720度全覆盖采集技术为古厝三维建档,还原古厝实景三维模型,古厝有了自己的证件照。

w14.jpg
市民通过手机vr自助游览古厝。池远 摄

在旅游开发上,三坊七巷智慧街区一期建设完成,资产管理系统、智慧公厕、智慧景区“一键游”等已上线。福州古厝集团已启动智慧旅游开发工作,在保护古厝的同时助力古厝旅游产业提升发展。

古厝不语,传风姿千载。智慧无穷,存古今思索。

参考文献

【1】《小里坊,大学问》,光明日报调研组, 光明日报

【2】《春天的回响丨福建,不容“厝”过!》,吴旭涛 段金柱,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3】《三坊七巷古厝活化的典范》,吴旭涛,福建日报

【4】《从三坊七巷的遭遇看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邬文英

【5】《一个局、一个队、一颗印、一百万元!三坊七巷情系文脉国魂》,福建台融媒体中心、新华网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编辑:郭金铭

审核:雷光美、方婷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