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凡事好商量 发表于 2017-1-5 11:51:26

客家人婚礼中情趣美雅的“撒帐赞”

  "撒帐"又叫"撒子孙果",是客家人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式,是在新郎新娘拜堂后进入洞房的一个仪式。喝罢合卺酒,由执事或男家另外请来子孙多的中老年妇女(契娘)把新娘从娘家带来的枣子、花生、桂圆、桔子以及糖果等(也有用特制的五色同心果的)撒在新人床上,让亲友和邻居的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去哄抢,抢得越多越好,最好还要有一个小男孩洒一点尿水在床上。以此寄寓早生贵子、子孙满堂、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
  "撒帐"是一项古老的风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记:"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向右、女向左坐。妇以金钱彩果撒掷,谓之撒帐"。"撒帐"一俗大约起于汉代,以五色同心果撒于新人床,目的在于求多子多孙,及早生贵子。
  客家人的"撒帐",旧时多要唱撒赞歌,亦即"撒帐赞","撒帐"要由婚礼执事或礼官来执行。笔者于赣县大埠乡觅得一民间社交应酬大全,其中有一段旧时《撒帐赞》,似乎经过文人改写润色,歌词优美,颇有意境,如诗如画。对于"撒赞"习俗的描写也颇详,可说是赞词中的精品,值得一读:"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嫦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撒帐南,好合情怀乐且耽,凉月好风庭户爽,双双绣带佩宜男(注)。撒帐北,津津一点眉间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宫客。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夜夜圆,行见明珠来入掌。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撒帐前,沉沉非雾也非烟,香裹金虬相隐状,文箫今遇彩鸾仙。撒帐后,夫妇和谐长相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做河东狮子吼。撒帐圆,阴阳台德是奇缘,于今愿效华封祝,三多(多福多禄多寿也)亿万年。"
  从《撒帐赞》看"撒帐"俗,也未必能看得很清楚。但对撒帐方法及主要目的,歌中讲得还是比较清楚的。读了此赞,大概可以想象当年撒帐的情景:一边唱着赞词,一边撒着"子孙果",充满了洞房之乐趣。这种"撒帐"风俗至今在新式婚姻中仍然保留着。无论城市农村,洞房花烛夜必有孩子摸喜蛋喜果,以求吉利的习俗。在赣南农村某些地方甚至还保留着"撒帐赞"的古老习俗,这在别地已不多见了。
  注:宜男,即黄花菜又名萱草。俗信认为妇女佩带能早生贵子,旧时新婚妇女多有佩带于腰际者,是民间习俗中的"瑞草"。(叶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人婚礼中情趣美雅的“撒帐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