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星三小时自 发表于 2023-6-7 20:16:17

来卧龙书院,听青石板的诉说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868905528879235074
卧龙书院旧名“卧龙堂”宋《临汀志》载卧龙书院“位于卧龙山之南麓”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为当时闽地最著名的书院之一长汀古称汀州自设州置府以来学风蔚然,人才辈出考取进士300余人、举人无数书院的育才作用功不可没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书院曾湮灭在纷飞战火中







2014年长汀县筹划卧龙书院修复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亩总建筑面积6700余平方米书院坐北朝南建于汀州城中轴线旁院内按南方园林规划布局与绿韵绵延的卧龙山遥相呼应











涅槃重生的卧龙书院古韵悠悠、曲水潺潺石桥弯拱、竹影婆娑凝聚着祈望敞开胸怀揽入徽派建筑的庄重江南园林的秀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客家文化的魅力让一方文脉得以赓续











卧龙书院设东、西、南三门正门在南翘角斗拱、气势磅礴入门青砖照壁“进德”二字跃然而出进德修业求学的首要目的是增进品德这是书院“校训”亦为办学宗旨

















照壁往西“龙学馆”伫立眼前它以卯榫结构为主由木匠们将木构件按着图纸重新拼装而成踏入馆内《青石板的诉说》悠扬飘来,余音袅袅在此休憩“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数年光阴这座远道而来的徽派建筑早已浸透着客家文化精髓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b0018zeu8lj&1314.swf



龙学馆







出“龙学馆”

往西走廊向北

“藏经楼”门外对联书云:

满腹读书举头莫负汀江月

两肩家国心底常掀翰海潮

楼内古柱上均挂书法名家名联

正厅展示着

汀州有关历史资料和文献著作

杨成武、傅连暲、涂通今等

孝廉人物故事

左厢房陈设

非遗剪纸实物

右厢房是形态各异的天然奇石

细细观赏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

书香气息、丰富内涵

让人流连忘返



藏经楼









出“藏经楼”东侧门步“水柑廊”至“讲坛”见厅中天子壁朱熹题字“明伦”复匾左右对联文曰:忠孝持家远读书处世长昔日杨时、朱熹等大家到汀州讲学各家学派在此传学交流王阳明、宋慈在书院留下足迹如今“清廉家风”等活动在此开展传承文脉、承古推新兴文化、惠民众、育新人古朴典雅的书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讲坛









再往东去,又有长廊廊旁有“卷云亭”翠竹掩映红灯笼、绿芭蕉廊亭下水雾弥漫,红鲤嬉戏,别致清幽



卷云亭











复向东“文昌阁”矗立一楼供奉万世师表孔子像二楼文昌帝君兴文运三楼魁星提笔点状元雕梁画栋、精致恢弘文昌阁是长汀重文重学的体现是祈求文运昌盛诉求的承载培地脉,保风水,倡文明,兴文教代表着人民的美好夙愿楼内常有游人驻足瞻仰虔诚祷告,祈福寄愿



文昌阁









文昌阁正对的是“求真馆”王阳明曾到闽地弘道讲学将“致良知”的种子播撒在客家首府引导客家人不断向上、向善陈剑迁州,汀州日繁,民皆德之馆内设有汀州刺史陈剑研究专题馆知行合一,求真务实是客家人代代相传的人生信条



求真馆











俯瞰卧龙书院回廊勾通建筑亭台穿插点景流水萦洄映带古色古香、浓郁书香、鸟语花香大气、才气、灵气古老汀州的璀璨文化历代汀州客家人的进取精神皆融于古香精粹之书院











供稿丨龙岩市纪委监委、长汀县纪委监委

图片丨黄泓、丘淞、李艺爽、福建省古韵汀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视频丨福建省古韵汀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文字丨陈菊华、黄泓

责编丨王敏

打死不重名 发表于 2023-6-8 00:16:52

:):)

HYG 发表于 2023-6-8 08:11:51

点赞

汀州-客家人 发表于 2023-6-8 08:50:52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卧龙书院,听青石板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