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至熟两创 发表于 2023-11-28 21:50:40

看,国宝!

“国宝”又双叒叕来福建这里打卡了!

日前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

来到福州永泰县大樟溪越冬

数量达到20只

突破了历年最高19只的纪录

陈林供图

在流动的溪水中

20只中华秋沙鸭闹得正欢

时而追逐嬉戏,时而潜水觅食

时而急速飞掠


陈林供图

“它们是一个族群,现在水面上,亚成鸟的数量已经达到7只了!”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陈林介绍道,根据当地记录,从2009年首次发现开始,中华秋沙鸭开始从长白山老家跨越千山万水来福州越冬,从最开始的零星偶遇到如今的家族成群,今年是它们在福州度过的第14个冬天。


陈林供图


陈林供图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一千多万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中估计的数量为2400-4500只,因此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鸟中活化石”。



中华秋沙鸭“组队”飞行。新华网发(陈林 摄)

“鸟中大熊猫”频频来打卡,永泰大樟溪凭什么?

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华秋沙鸭最大的威胁便来自于对其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华秋沙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也是健康湿地的指示物种。它们只生活在极为清澈干净的水中,可以说是水质的‘试金石’。” 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EAAFP(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主要创建者、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雷光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是大樟溪生态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永泰县是福州市的一座山中水城,高山飞瀑、峡谷泉流,大樟溪穿境而过汇入闽江,既有“福州生态后花园”之称,也素有“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的美誉。

立足生态县优势,保护青山绿水、筑牢生态底色,这是永泰县近年来在发展谋篇布局中始终锚定的方向。

“这几年,永泰县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积极作为,成效明显。永泰推行河湖物业化管理,实施‘护河爱河、清洁家园’等行动;出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先后否决了30多家意向入驻污染企业,关停沿岸蜜饯加工企业、取缔养猪场;新建和改扩建21座污水处理设施。”永泰县副县长刘漪说,如今,大樟溪水质稳定提升在Ⅱ类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环境友好,还有一条重要的指标,即安全和谐的人鸟共生环境。

从2009年意外发现中华秋沙鸭后的“秘而不宣”,到从2019年起,每年冬天进山“数鸭子”;从野生动物摄影师、大樟溪畔的村民,到组织打击电鱼、抓鱼行为的当地政府,正是各方守护者的“勇毅前行”,才有了鸟儿的“岁月静好”。

中华秋沙鸭选择到大樟溪越冬,是动物的生存本能。这一讲究生活品质,非净水不饮,食宿要高标准的“鸟中大熊猫”无疑成为当地水环境、水生态最好的宣传员、代言人。



大樟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新华网 刘丰 摄

“保护中华秋沙鸭,就是保护大樟溪这方水土,最终是保护人类自己。”长期参与保护中华秋沙鸭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陈林表示,他们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慕名而来,让当地村民们从观鸟经济中获益,激发人人参与保护环境、保护中华秋沙鸭的自觉与热情。

来源:新华网、掌上福州客户端
编辑:陈志凡

审核:陈煜晃、陈雪莺

经纬针纺 发表于 2023-11-29 10:14:21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