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0

[其他] 华三川百美图全集[100P]

[复制链接]

6803

主题

6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上校

网站元老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

发表于 2008-4-27 14: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华三川,1930年6月出生于浙江镇海(宁波),擅长连环画、工笔重彩。1945年后自学绘画。曾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创作员。现担任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创作的第一部连环画作品是《七桂芝》连环画;封笔之作是1985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珠》;最精彩的连环画是《白毛女》《青年近卫军》(上中下);迄今为止共创作百余本连环画作品;从事连环画的时间为35年。所绘《交通站的故事》1963年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选创作三等奖,《白毛女》1981年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选绘画一等奖。

  “华先生的工笔仕女画,有盛唐张萱、周昉的华贵、富丽、细腻至臻的遗风;有吴门画派的清秀、恬静和典雅;有陈老莲的凝重和质朴;也有海派四任的风韵。华先生的画在色彩上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也融会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技巧,中西合壁相得益彰。他用色明快而不失凝重,艳丽而不失清雅,墨色交融浑然一体令人耳目一新。他用线活泼飘逸而不失钢劲,人物造型甜美、丰腴而不失高雅。华先生的画满绢灵秀,清新怡人,雅俗共赏。”



1、公孙大娘

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据说当年草圣张旭,就是因为观看了公孙的剑器之舞,因而茅塞顿开,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诗圣杜甫,在少年时代,也曾观看过公孙之舞,当年的公孙娘子,锦衣玉貌,矫若游龙,一曲剑器,挥洒出大唐盛世万千气象。杜公曾有诗,题为《剑器行》,写尽当年公孙剑器之盛: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曤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晴光……以杜公之大才,笔下的公孙之舞,淋漓尽致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让人向往不已。

安史之乱后,皇朝由盛而衰。杜甫先生在白帝城,又看到了公孙娘子的传人——李十一娘舞剑器。抚今追昔,不由感慨万千。盛世已去,杜甫不再年少,公孙的弟子也非是盛颜,至于公孙大娘本人,则更该是“绛唇珠袖两寂寞”了。

世事浮云,以公孙娘子盛唐第一的技艺,最终结局却是流落江湖,寂寞而终。然而,她的盖世技艺是与中国历史上的两座文化高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她,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草圣的一卷绝妙丹青,才有幸读到了诗圣的一首慷慨悲凉的《剑器行》。这位绝代佳人当再不寂寞。



2、薛涛

(?~832至835),唐代女诗人。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袁滋、刘□、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

也有说薛: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即公元770- 832年),享年63岁。原籍长安,幼随父居成都,八九岁能诗, 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3、韩采萍 红叶题诗

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的可能是最早一个版本,故事说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赴京应举,偶过御沟边,拾得红叶一片,上题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宣宗裁减宫女,下诏将宫女许配给百官司吏,但不包括未及第的举人,故卢渥没有机会得配。直到卢渥任范阳令时才得配一位姓韩的宫女。一日,韩氏在卢渥书箱里发现了那一片题诗的红叶,嗟叹良久,说,当时我只是偶然题诗放在水中,没曾想到却在郎君的箱子中收藏着。卢渥对照韩氏书迹,果然分毫不差。



4、魏夫人

魏玩(魏夫人)生平未详。曾燠《江西诗徵》卷八五《魏玩传》:“玩,字玉汝,襄阳人,道辅(魏泰字道辅)姊,曾文肃布妻。博涉群书,工诗,尤擅人伦鉴,累封鲁国夫人。有《魏夫人集》。”诗有《虞美人草行》一首。词多写闺情,今存十四首,语言清丽,音调谐婉,后人对其词评价颇高。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者。”清人陈延焯也说:“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一卷。





5、窅娘

据说南唐李后主,有宫嫔窅娘,纤丽善舞,乃命作金莲花,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中作品色瑞莲。后主令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当时的文人唐镐还为窅娘纤足舞作诗:“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



6、穆桂英

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原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畲太君(畲赛花)百岁挂帅,帅时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7、李清照

(1084-1155)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是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8、戈小娥

元顺帝拥有嫔妃不下数百人,其中淑妃龙瑞娇、程一宁、戈小娥,丽嫔张阿元、支祁氏,才人英英、凝香儿最受元顺帝宠爱,宫中称为七贵,位在皇后之下,而权则重于禁阁。那戈小娥端庄温柔,嫡淑可人,元顺帝之所以宠爱她,是喜欢她那丝缎般光洁滑腻的皮肤。戈小娥的皮肤粉嫩细白,微微透红,娇翠欲滴,特别是玉体浸泡在香水中,就如桃花含露,更加妍美。元顺帝尤爱欣赏戈小娥沐浴出水时的美态,简直爱得发狂,不知如何宠她才好。元顺帝说:\"这是一个夭桃女也。\"天桃,出自《诗经》:\"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比喻少女年轻美丽。据说,戈小娥本来天生丽质,又常以香水沐浴,故而皮肤愈加显出白里透红。元顺帝整日与戈小娥形形影不离,在他眼里,众多嫔妃全都黯然失色,他还称戈小娥为\"蹇桃夫人清末画家马骆《美人百态画谱》为戈小娥写像,并题诗咏曰 嫩白轻红巧弄姿,舞衫摇曳步迟迟 桃花曾作夫人号,输与婷婷浥露枝。 . ...



9、林黛玉

黛玉埋香



10、薛宝钗

宝钗扑蝶



11、李纨

李纨课子



12、史湘云

湘云眠芍



13、妙玉

妙玉奉茶



14、薛宝琴

宝琴踏雪



15、晴雯

晴雯撕扇



16、崔莺莺

贞元中随母郑氏寓居蒲东佛寺。有张生者,与之赋诗赠答,情好甚昵。



17、红娘

红娘递柬

“红娘”成为汉语语言中媒人的代名词,甚至成功的中介都被称为红娘。



18、女娲

女娲补天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于《淮南子》: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我们伟大的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



19、女娲

女娲补天

女娲[wa][或云伏羲[xi]妹,上古时人]见天崩地缺,乃去昆仑采炼五彩石以补之。当时有鳌[ao]负山,游戏四海,致地力不坚。女娲断其四足,以立四极,于是地平天成。惟有滔水泛滥,民受其害,女娲聚芦灰止之,由是滔水消涸[he],人物安然。

[白话]上古时,又一个叫女娲的人,看见天崩地缺,就到昆仑去采炼五彩石,用来补天。当时有一只鳌背负一坐山,游戏四海,导致地力不坚。女娲砍断它的四只足,用来支撑四极,于是地平了,天也成了。惟有滔滔洪水泛滥成灾,老百姓深受其害,女娲聚敛芦苇灰止住洪水,于是滔滔洪水消失,地面干涸,人和万物安然无恙。



20、嫦娥

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着无边的寂寞岁月。

嫦娥飞升月宫后,住在凄清冷漠的广寒宫内,思念着后羿,她的心境和生活令不少文人骚客感慨,遐想。其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意是:『云母制成的屏风染上一层幽深黯淡的烛影,银河逐渐低斜下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广寒宫的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落得独处于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21、嫦娥

袖冷广寒





精卫填海

传说在上古时代的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树(桑树)。树上有只小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巴,红色的脚爪。它的啼叫声像“精卫!精卫!”所以人们便称它为“精卫”。

传说精卫鸟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死后变的。她以前很喜欢玩水,一天到东海去游泳,不幸遇到巨浪,被海水吞没。她死后就变成精卫鸟,为了避免别人也淹死在大海里,它决心要把东海填平。它每天从西山衔着树枝、石子飞到东海上空,将它们投下去。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一直如此。



23、巫山神女

游览三峡,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神女峰了。那婷婷玉立的身影就是传说中帮助大禹治服滔天洪水的西王母之女瑶姬的化身。据《镛城集仙录》载:“尝东海游还,过巫山,峰崖挺拔,林壑幽丽,巨石如坛,留连久之。时大禹理水驻山下,大风卒至,崖震谷陨,不可制。因与夫人相值,拜而求助,乃授上青宝文与大禹,导波决川,疏通洪荒,以成其功。”神女感三峡人民勤劳,恐长江之水再度泛滥,遂与十二姊妹化为十二秀峰永驻三峡。这就是今天广大游人叹为观止的巫山十二峰。在十二峰中,佼佼者则当数神女峰。

楚襄王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好色之君,他与宋玉游巫山高唐,饱览巫峡秀色之后,妄想夜梦巫山神女,遂命宋玉为之作《高唐赋》。自宋玉作《高唐赋》、《神女赋》之后,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为巫山神女或歌或泣。李白在《感兴》中称颂“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霄梦,无心向楚君”。作为诗人兼夔州刺史的刘禹锡在此期间也发出了令人警醒的问话:“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24、娥皇 女英

帝尧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娥皇、二的叫女英。帝尧将王位禅让虞舜以后,并将两个贤慧的女儿,嫁给瞬,以辅助帝舜;管好国事。帝舜执政三十九年以后,曾到长江一带巡视,不幸死在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两位夫人闻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寻找舜王。二女在湘江边上,望着九嶷山痛苦流涕,他们的眼泪,挥洒在们竹子上,竹子便挂上斑斑的泪痕,变成了现在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称湘妃竹。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涛滚滚的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娥皇)、湘妃(女英)或湘夫人。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在《楚辞·九歌》中,加以热情歌颂。1961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故乡湖南的同志汇报湖南生产建设情况后,兴奋之余,挥笔写下《七律·答友人》的光辉诗篇。开头就借舜和湘夫人的典故、抒发情感:“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25、湘君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至湘山祠,遇大风,于是问博士:“湘君何神?”博士回答:听说是尧女、舜的妻子,死而葬湘山。《列女传》也说,舜的两个妻子就是尧的女儿,长女曰娥皇,次女曰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两人死于江、湘之间,楚人习惯上称之为湘君。《博物志》和《述异记》则进一步勾勒了拥君、湘夫人与舜的爱情故事,说舜南巡,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追寻到湘江,听说舜已死而葬苍梧山,于是恸哭不已,泪洒青竹,竹皮上泪痕斑斓,成了“湘妃竹”。此后,娥皇和女英涉湘江时,溺死在江中。



26、云中君

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27、麻姑

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修道于牟州姑余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莱仙岛。三月三日,王母寿辰,麻姑用灵芝酿酒作寿礼,后来民间多画此以贺女寿。她的本事有惊人之处,一是能穿着木屐在水面上行走,可与达摩祖师踩芦叶渡海相媲美。二是能掷米成丹砂。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蔡经的家人早就预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临。当神仙起驾的时候,人们听到了天上人马、锣鼓喧腾的声音。王远到来了,只见此人中等的身材,头戴远游冠,身着朱衣,佩带五彩的绅带,背上挂着宝剑;乘坐在羽车上,由五彩飞龙拖着座车。

  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使者传达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响起了喧腾的声音,麻姑下凡了。只见麻姑是个十七、八岁俏美的姑娘;头顶结了一个警,剩余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际,穿着光彩夺目。仙女和王远寒暄完毕后,各人拿出了携带的食物,大多数是水果、干肉之类。 麻姑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麻姑也—一地会过蔡家的女眷,忽然间叫住了蔡经的弟媳。她几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来,然后,把这些米洒在地面,结果,这些米竟变成了一粒粒丹砂。王远看到这情形,也把他从天庭带来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请蔡家同饮。蔡经看到麻姑鸟爪一样的手指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用那爪来抓背搔痒,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远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声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胆!\"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笞的。”



28、洛神

洛水,是一条神奇的河流,它发源于陕西,但关于它的那些有声有色的故事,却都在河南,在洛阳。河出图,洛出书。洛出书的地方,就在洛宁县,所以自古以来洛河就被视为神河。伏羲氏的女儿宓妃,相传溺死于洛水,遂成了洛水之神。

《淮南子》中记载,伏羲氏之女洛神嫁于河伯为妻,但河伯不贤,与水族女神私通,洛神与后羿情深。河伯与后羿大战于天庭,天帝震怒,将洛神贬落凡间......洛神转世之后,为美女甄宓,曹操攻下邺城之后,将甄宓一家接入司空府,奉作上宾。曹子建、曹子桓即曹丕两人同时钟情甄宓,最后,两人由好兄弟变成大仇人。种种因素之下,丕登上帝位,甄宓为后,另外丕又娶郭儇为妃,郭儇不甘为妃,于是同司马懿设计害死甄宓。另一方面,植与甄芙两厢情阅,甄后逝后数年,植在洛水之滨又见甄宓......

《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

曹植在《洛神赋》中这样写她的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真是形象鲜明,色彩艳丽,令人目不暇接。

  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



29、董双成

董双成就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的蟠桃仙子,望仙桥就是她丹成得道,自吹玉笙,驾鹤仙去的地方。

董双成本是西周时代钱塘江畔的一位绝色美女,混身上下洋溢着一份灵秀的气韵。

她的先祖是商朝的史官,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在朝廷中也偶尔鉴往知来,抒谋献策。商朝亡后定居钱塘江畔,在飞来峰下种桃成林,结庐而居。每当初春桃花盛开时,嫣红一片,簇拥草庐,生活在其中不啻是神仙生活。

这种生活环境从小就陶冶着董双成,体似弱柳的董双成酷爱桃花,如痴如醉。看看董双成日渐长大,秀面明眸堪与繁花竟艳。有一天,忽然异想天开,采撷桃花,配以山中的芝草炼制丹药。初时仅能清痰化气,日久生巧,屡加研究,逐渐在火候及配方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所提炼的丹药,竟然能够治疗多种内科病症,远远近近,前来飞来峰下董家讨药的人络绎不绝。

从采集原料到守炉炼丹,董双成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偶有闲暇,便吹笙自娱,兴致来时还会高歌一曲“丹小凤”。据说当她吹笙时,会引来百鸟在空中翱翔,而当她唱歌时,更有仙鹤飞来聆听。

替王母掌管蟠桃园,这也是董双成的职责之一。唐韦应物曾有《玉女歌》(一作《王母歌》)云:“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上游玄极杳冥中,下看东海一杯水。海畔种桃经几时,千年开花千年子。玉颜眇眇何处寻,世上茫茫人自死。”也许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杭州西湖妙庭观附近有一座望仙桥。宋代绍兴年间有位道士董元行在附近上层中挖到过一块奇妙的铜牌,上面残留着隐隐约约的文字:“我有蟋桃树,千年一度生,是谁来窃去?须问董双成。”这里说的就是有名的“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王母与汉武帝相会之时,东方朔从窗户外向内偷看,王母指着东方朔说:“此儿三偷桃矣!”原来此前东方朔曾三度上天偷桃,并被董双成发现。

董双成虽贵为王母侍女,不能象普通玉女那样经常私自下凡。清代名士胡与高咏黄山桃花峰诗云:“山头桃花开,山中玉女笑。帝乡无尽春,日日斜阳照。”

李白词《桂殿秋》曰:“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惟月明。”苏轼在游览妙庭观董双成故居时作诗:“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陈独秀也发出“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的慨叹。



30、许飞琼

瑶池赴会

许飞琼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美艳绝伦。

传说许飞琼曾与女伴偷游人间,在汉泉台下遇到书生郑交甫,相见倾心,摘下了胸前佩戴的明珠相赠,以表爱意。

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 \"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搴之,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佩。”二女曰:“桔是橙也,盛之以莒,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卷其芝而茹之。”手解佩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灵妃艳逸,时见江湄。丽服微步,流生姿。交甫遇之,凭情言私。鸣佩虚掷,绝影焉追?

诗人许浑,尝梦登山,有宫室凌云,人云:“此昆仑也。”既入,见数人方饮酒,招之,至暮而罢。诗云:“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他日复至其梦,飞琼曰:“子何

故显余姓名于人间?”座上即改为“天风吹下步虚声”,曰:“善。”



31、弄玉

弄玉吹箫乘凤图

相传春秋时代(约公元前700年),秦穆公有个小女儿,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穆公便给女儿起名为“弄玉”。

弄玉长大以后,出落得容貌非常美丽,而且聪明无比,善喜吹笙,并无师自通,技艺精湛。每每在凤凰台上吹碧玉笙,定能招来百鸟合鸣。秦穆公自视为掌上明珠。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夫人。但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玉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于她。

一天仲夏之夜,月华如水。弄玉正在凤凰台上吹笙。一阵阵微风拂面而过。弄玉耳畔忽闻一派优美轻柔的音乐之声。这乐声从天边远远传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深沉凄惋,仿佛在召唤远的亲人。弄玉又惊奇、又佩服。再吹笙时,这乐声竟应和着弄玉吹奏的节拍、曲调,吹起和音。好像合奏者就在呼吸相闻的咫尺之间,若远若近,配合得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衬托着弄玉的笙声更加细腻悦耳。啊,这是箫!只有如此技艺高超的吹箫人才是弄玉梦寐以求的夫君。

秦穆公派人从百里外的太华山把名字叫做“萧史”的吹箫者请上凤凰台。只见他少年英俊,气宇轩昂,举止潇洒,落落大方。萧史取出一支赤玉箫,在阳光照耀下,玉箫闪着赤红的光辉,耀眼夺目。他吹第一曲,天上就飘来阵阵清风;吹第二曲,彩云从四方聚合;吹到第三曲时,只见一双双丹顶白鹤在空中来回飞舞,一对对开屏的孔雀相伴栖息在树林之中;百鸟随着飞来,争相鸣叫。穆公、弄玉及群臣百姓陶醉在美妙的箫声之中。

萧史和弄玉彼此仰慕,即结成夫妻,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十分美满。

一天,夫妻二人正在月下吹箫捧笙,忽见天上冉冉飞来一龙一凤。那紫色的翔凤停在凤台左边,金色的腾龙盘在凤台右边。这一龙一凤舒颈、展翅,凤鸣龙吟显得亲切和善,仿佛在向他们召唤。弄玉带着碧玉笙乘上紫凤,萧史带上赤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展翅,驾着祥云飞入皓月太空。至今,人们还能隐隐约约听见他们那象凤鸣般悦耳动听的合音呢。

吹箫引凤,随凤而去,达到仙境,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吟诗作赋歌诵这段佳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

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还。

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

南北朝诗人江总诗云:

弄玉秦家女,萧史仙处童。

来时兔满月,去后凤楼空。

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

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



32、吴彩鸾

吴彩鸾跨虎入山图

吴彩鸾是唐代著名女书法家,唐末五代北宋时蜀中多存有她的书法作品,包括雕版印刷的手写本。她以作品《小楷切韵》、《唐韵》知名,其楷书清劲刚秀。按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所述,吴彩鸾是成都的一位道姑,但早此说法之前,人们已经给吴彩鸾附会了很多美丽的传说,以至于这位多才的女书法家渐渐演变成了神话中的仙女。

  

  唐裴铏的《传奇·文箫》里说吴彩鸾隐居在成都附近西山,后来她从西山下来,邂逅并嫁给了贫苦书生文箫。文箫家贫不能自给,她和文箫同甘共苦,彩鸾每天写韵书一部,让文箫售以度日。居十年,各跨一虎飞升。在唐末道教学者杜光庭改编在《仙传拾遗》里,吴彩鸾又被赋予了跨虎女仙的神秘形象:彩鸾是三国时吴西安令吴猛之女。时有得道之士丁义,授吴猛以道法。彩鸾师事于丁义之女秀英,道法亦深。有金陵文箫,寄寓于洪州之帷观。八月十五日为许真君上升之日,该观士女云集,连袂踏歌,谓之“酬愿”。文箫忽见一姝,美艳非常,即吴彩鸾。其所踏歌,含以文箫名姓,且有神仙之语,歌云:“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文箫甚觉奇异,遂尾随其后。入松林,所居如官府,侍卫环列,文箫再三问其故,彩鸾曰:“此不可轻泄,吾当为子受祸矣。”言后片刻,果然有黄衣使者降临告曰:“吴彩鸾为私欲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彩鸾遂与文箫结为连理。其后俱乘虎入于越王山中,道成升天,后人誉为“神仙眷属”。这两段优美浪漫的传奇都歌颂了吴彩鸾对爱的矢志不渝。最后,欣赏一首吴彩鸾的诗:

心如一片玉壶冰,未许纤尘半点侵,

  霾却玉壶全不管,瑶台直上最高层。

   -----吴彩鸾,《女冠诗》之一



[33、七仙女

仙女思凡

七仙女,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仙女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34、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传说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一说乃吕洞宾弟子。

《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身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机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何仙姑经常手持荷花。



35、龙女

龙女牧羊

据唐朝李朝威的《柳毅传》和民间传说: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从长安赴考落第回南方,途经陕西泾河北岸,路遇一年轻美貌的少女在河边牧羊,满面愁容,翘首南望,哀哀哭泣。经问明缘由,才得知她是洞庭龙君之女龙女三娘,嫁给泾河龙王的次子为妻。龙女在泾河龙宫备受欺凌,还被赶出宫外到荒郊牧羊,风餐露宿,受尽折磨。得知龙女的不幸遭遇。柳毅不觉义愤填膺,决意转道岳阳为龙女传递家书。柳毅一路奔波至洞庭,在洞庭湖边找到了龙女所说的桔井,在井旁的一株社桔树上,用龙女的金钗连叩三下,惊动了巡海夜叉出迎,送他从桔井下到“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的洞庭龙宫。得知龙女在泾河受辱被欺,龙王不禁老泪纵横,衩囚禁在洞庭的龙王小弟钱塘君得知其情况后十分愤怒,挣开锁链,化为赤龙,直奔泾河,杀死了泾阳君全家,接回了龙女。龙女得救,深慕柳毅,愿意以身相许。可是正直善良的柳毅却坚持“君子喻义不喻利”,便婉言谢绝,只身回家。龙女便更加敬重他,追随不舍,几经周折,终于与柳毅结成美满夫妻。

故事讲到,柳毅路遇牧羊女,女子请他代传书信,并自言是洞庭龙君之女。柳毅同情龙女的不幸,又好奇地问:“你既是龙女,牧羊何用?难道神灵也像人间一样,畜牧为了宰杀吗?”龙女答:“这不是羊,是雨工。”柳毅问:“何为雨工?”龙女答:“雷霆之类也。”龙女牧羊,所牧并非凡羊,而是随龙司水的精灵。



36、芙蓉仙子

玉帝传令百花圣母炼制“百花酿”,为王母祝寿。瑶池御花园中的芭蕉精,见芙蓉仙子美貌,尾随调戏,被芙蓉斥责,芭蕉精羞怒而去。众仙为王母贺寿,百花圣母率芙蓉、秋菊、奉献“百花酿”,被麻姑无端阻拦宫外,芙蓉据理争辩,麻姑理屈词穷,恼羞争辩,麻姑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在王母面前挑拨,欲将芙蓉治罪,仙童见状深感不平,为芙蓉仗义执言,王母见仙童犯上大怒,命神将把仙童打下凡尘。仙童投胎转世为人,名唤陈秋林。芙蓉得知,不顾天规森严,私下凡间,更因风雪严寒,几欲花亡香殒,陈秋林上京赴考,见芙蓉花株在风雪中委顿,心生怜惜,脱袍覆盖花枝之上,微微暖意让芙蓉花复苏,后化身少女与陈秋林相会,二人情投意合,愿结连理。只是好事多磨,芭蕉精计令槐树精化身芙蓉样貌,结果陈秋林面前出现二位芙蓉花仙,难以分辨,后来秋林智识假芙蓉,槐树精羞走而去。芭蕉精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联同其它妖精伏杀秋林与芙蓉,幸得其它花仙得知,赶来助阵,一场大战,邪不胜正,好人团圆结局。

































































[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