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69|回复: 4

[民俗风情] 汀州張氏族贤代表2012年新春团拜会正月初四在汀州张氏家廟举行

[复制链接]

91

主题

906

回帖

0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25 2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福建汀州張氏族贤代表2012年新春团拜会元月26日上午9.30分在汀州张氏家廟举行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本会向长期以来所有关心、支持我福建汀州君政文化研究会、福建汀州张氏宗祠理事会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县内外、海内外张氏宗长、宗亲致以亲切地问候和节日的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1.jpg
2.jpg
7.1.jpg
29.jpg
20.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91

主题

906

回帖

0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0: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重建世界客属张氏祖祠-汀州张郡祠致海内外张氏宗亲的一封信 http://blog.sina.com.cn/u/2510499102   

尊敬的张氏宗长、宗亲们,你们好!

首先,衷心感谢你们对福建汀州张氏宗祠理事会的关心和支持!

           福建长汀(汀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福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唐开元二十四年置汀州到民国,均是州、郡、路、府、专署的治所,长汀、连城、宁化、清流、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八县属之。成为历代闽西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宋绍兴年间由汀州知府张昌题名的“古郡南门” 长汀店头街,今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汀州君政公家廟四世祖唐朝开元尚书丞相张九龄登临汀州谢公楼挥毫写下这首流芳千古的《题谢公楼》,诗云:“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碗才倾黄蜜剖。”被人们广泛传颂;君政公后裔化孙公诰授中宪大夫,“作牧汀州”任汀州知府,为官公正廉明,政绩卓著,深受百姓拥戴。1994年国务院命名长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首府,客家的发祥地。绕城而过的汀江水滚滚南流,出福建汇韩江,入南海,正是汀江两岸的沃土哺育了一代代客家人奋发图强,以坚韧、开拓、革新的精神创建了汀州,带来汀州的繁荣和发展,长汀(汀州)成为中国客家的大本营和客家首府;这里曾是名声赫赫的“红色小上海”,中央苏区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全国23个革命圣地之一,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长汀(汀州)集历史名城、客家首府、革命圣地于一体,在全国实属罕见独具特色。

           福建汀州张氏源流,以职官为姓。出自姬氏,为黄帝后人。《新唐书》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名挥,为弓正之官,主祀弧星,观弧星创制弓矢。弓正官亦祢弓长,后以官名二字合一,受上之赐,逐成张氏。汀州张氏均系始祖挥公119世孙大唐君政公的长子子虔公和次子子胄公后裔,以“清河”为堂号和郡号延衍至今,并从汀州徙迁的客家张氏支系遍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港、澳、台、东南亚等世界各地,汀州是世界客属张氏的发祥地和祖居地。

           福建汀州张氏宗祠理事会在海内外张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下,在理事会及全体宗亲的积极努力下,才10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在汀州城内收回了一座家廟,一座宗祠,形成了南有张氏宗祠,北有张氏家廟的格局。为汀州城张氏宗祠、家廟填补了解放后60多年来的空白。恢复重建宗祠、家廟,得到了海内外张氏宗亲的密切关注。由于我们福建汀州张氏宗祠、家廟历史悠久,现东倒西斜,破烂不堪属危房,如不修建,即将倒塌:张氏家廟(位于汀州东门街革命巷27号)整体保持原样,需按原貌进行维修。张氏宗祠癸山,丁向。位于城正中心南大街118号)需按客家风格设计重建,规划占地面积约近1000平方米,包括购邻居旧房,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一座宏伟、壮观、精致、气派、石柱风格独特的张氏宗祠,以上工程投资金额较大,总需 900多万元。为此,我们殷切地期待和热忱地欢迎全国各地、海内外张氏宗亲及一切关心和支持汀州家廟维修、张郡祠重建的宗长、宗亲们献计献策,鼎力相助,慷慨解囊。

         福建汀州还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张郡祠(君政公祠)宋绍兴年间汀州知府张昌在横岗岭兴建的一座原汀州府八县的张姓总祠张郡祠,后于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重修,规模宏伟壮观,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是福建最大的宗祠建筑群之一。宗祠大门为石板门楼,坐北朝南,为四栋三厅建筑。依卧龙山麓的地形而建,三座大厅依次向上一厅高于一厅。每一个大厅都由宽大石板台阶登上,石阶前是宽敞的天井,天井全部都用石板条铺就。三座大厅的左右两翼都是横屋(厢房)。当时汀州八县来汀城赴考的张姓子弟食宿都在张郡祠,因张氏人口多,无法解决赴考的张姓子弟所需,为了解决来汀城赴考的张姓子弟食宿之用,又于祠堂门外购得两厅房屋作为考生之寓所。每年来汀祭祖及来汀城进行贸易的张氏族人,在非逢考试时便可作为住宿之用。张郡祠是汀城规模最大的宗祠之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屋后正是卧龙山九脉之正中一脉,郡祠前方即汀城著名的汀州府学,气势夺人。解放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郡祠一直是长汀县历年扩干会议的住宿地点之一,可容纳400多人住宿,三个大厅可摆大园桌40余张,供400多人同时就餐,可见其规模之宏大。中厅被建县实验幼儿园、后厅被建县干部宿舍至今一直都被无偿占用。此总祠原汀州八县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张氏族群提议要求与占用单位交涉。位于水东街中段204号九龄公张氏宗祠占地500多平方在1932年3月设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刘少奇旧居]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拜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竭祖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较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认同感。我们汀州张氏宗祠理事会今年9月23日举行了首次君政公张氏家廟秋分祭祖活动,来自宁化张显宗文化研究会、上杭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清流、明溪、沙县、武平、永定、连城张氏宗亲会及长汀各乡镇片区理事会宗亲代表等800多人参加的祭祖庆典活动(已上传优酷网汀州张氏秋分祭祀),10月5日广东张九龄文化研究会张声泳会长来汀参观了张氏家庙和宗祠,并向理事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2011年10月16日以“汀州张氏”组团参加世界客属第十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为港、澳、台等海内外张氏宗亲寻根竭祖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为早日修建好汀州君政公张氏家廟、张郡祠,经理事会大会决定通过,对慷慨解囊、捐资捐款的,特作如下荣誉表彰:

1、按捐资金额先后、多少排列,300元以上至99999元,名字上功德碑以示纪念;

2、捐10万元以上,不足50万元者,名字上功德碑以示纪念,另送牌匾一块在厅中张挂;

3、捐资50万元以上者,除送牌匾一块在厅中挂外,并为他单独建一块功德碑,以留芳名,万古传颂;

4、两人或两人组合捐资,按上述表彰标准执行;

5、团体或单位赞助,享受相应的同等待遇;

6、除上述表彰外,还规划按捐资1万元以上至100万元的神主牌位两侧福位赠送。(具体方案另定)。

宗亲们:你们的善举将永远激励张氏子孙弘扬张氏文化共创和谐社会,你们的名字将流芳千古!

我们坚信,有全体张氏宗亲的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们修建好君政公张氏家廟、重建世界客属张氏祖祠-汀州张郡祠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最后,恭祝各位宗长、宗亲身体健康、合家幸福、生意兴隆、事业辉煌、吉祥如意!

通信地址: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南大街118号张氏宗祠,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东门街革命巷27号张氏家廟。邮政编码:366300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龙岩长汀储蓄专柜

帐    号:4558601—0188—050057—3

户    名:张功深

联系人:  张  平常务副会长  手机  13959063784  qq615735492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510499102

                  张林茂副会长兼秘书长 手机  15160690349

                  张以伦会计  手机  13860261638                                                                                                       福建汀州君政文化研究会  福建汀州张氏宗祠理事会
9090.jpg
1.jpg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906

回帖

0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张姓迁徙史     作者:濮阳张姓研究会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a21d4d0100szp5.html
    张姓起源于“青阳”,也就是古代冀州的清河流域。清河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流经今河南省的新乡、濮阳,河北省的清河、沧州等地,从天津入海。清河上游的濮阳一带为“颛顼之墟”(上古帝王颛顼建都之地),可能是张姓的起源地。西周后期有个叫“张仲”的人,曾经辅佐周宣王。他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张姓先民。到了春秋时代,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是张姓人群聚集的重要地区。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张姓先民随之迁徙到黄河南北,在更广阔的中原地区建立家园。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期,也是张姓先民的辉煌时代。他们辛勤劳作,顽强战斗,显示了自己的武勇和智慧,建立了丰功伟绩。在黄河乃至长江流域,出现了许多声名显赫的张姓望族。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民众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张姓先民的足迹不但遍布于大江南北,而且还到达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张姓人群的踪影。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张姓先民在祖国大陆的分布更加广泛。他们不仅开始到达台湾、海南等我国沿海岛屿,而且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他们就从三晋走向诸侯各国。到了秦汉时代,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祸福旦夕的政治风云等等这些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因素,推动着张姓先民们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更需要繁荣昌盛、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自己去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因此,如前所述,到西汉木年张氏家族从古冀州分迁到全国很多州县郡国,并形成了好些名门望族。

    秦汉时期

    张姓向西南地区的移民最早见于公元前316年,秦国惠文王派张若为蜀国守,组织秦民万家入川今云南、四川的白族张姓,相传是战国时期从陇西迁来的,估计就是张若组织的移民。此后代有张姓移人,并且主要是从关中、陇西地区而来。隋唐以前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关中地区,每逢战乱或宫廷政变等大的变故,京畿地区的张姓显贵就往往随朝廷走蜀道避难西南。下面我们将要谈到的唐国子监祭酒张磷就是在广明元年(880)因避农民起义军随僖宗南迁成都的。张姓从外地进入西南的第一站一般是今四川地区(明清也有从贵州、云南进入的),然后向云、贵、藏各地迁徙。《元史·地理志》在谈到会川路永昌州(会川路辖地在今滇川边境地区,路治在今四川会理县,永昌州治所元代在今四川境,明代起在今云南境)的沿革时说,至南诏时期,“蒙氏改会川府,置五(贝佥),徙张、王、李、赵、杨、周、段、何、苏、龚、等十二姓于此。”明代播州(今遵义)七大姓中就有张氏,其排名为田、张、袁、卢、谭、罗、吴。

    两汉时期

    两汉之际,张姓家族迁徙的出发点大体来讲是中原大地(包括河东、河内等)和关中地区。中原是由张姓祖居的古冀州辐射而形成的,关中长期以来则是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较多显赫的张氏大族。家庭的迁徙受到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尤其是偶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时候带着选择,有时则是盲动,更有出于无奈被迫的缘故,因此其行动是千变万化的。但综合考察其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张姓迁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而言之,总的趋向是以中原和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辐射到全国各地。小而言之,具体到某个州县也是这样,先是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大的迁徙行动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数时候是无奈的、被动的。

    西汉木年王莽当政建立新朝之时张氏祖脉在清河,后因“生子众多迁入徐州,逐渐南下。西汉木年,王莽当权,时元始元年(1)九月十三日,一祖带领男妇族人众多,过扬子江,分往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托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 (即今韶关)、汀州(即今福建长汀)、赣州等处。一祖迁往建州 (在今福建),一祖人湖州(在今浙江),一祖人演州(在今越南演州府)。各成桑梓,四海散处。后世子孙皆是亲生骨肉,不可弃也”。

    张姓向西北的大迁徙,开始于东汉末年。其时天下大乱,中原、关中等地很多张姓人家西进到张理建立的汉中地方政权的辖地避难。这批人中,有一些又追随降归曹魏政权的张鲁。更大一次迁徙是“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政权,多数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而且政权更替频繁,征战仇杀不断,因此,中原、关中等地的张姓先民和其他人一样,除了南下之外,就是西向到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避难。在前凉辖地形成了很多的张姓“大族”。仅《晋书·张轨传》中提到的张姓大臣将领就有31人,其中“凉州大族”晋昌张氏张镇、张越兄弟大有取代张轨之势。

    高昌、楼兰一些张氏大族的出现也与上述的迁徙有关。如《张礼臣墓表》说:“苻坚肆虐,挺扰五凉,避难西奔,奄居右地。”又《张雄及其妻麴氏墓表》云:“跗萼散于前庭,波澜流于右地,国家遂久,擗代不归,故为高昌人焉。”

    魏晋南北朝时期

    自公元4世纪初叶水嘉之乱爆发后,西晋政权很快灭亡,国家再度处于长期的分裂之中。张姓先民活动的中心中原和关中地区,在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时间内,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他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极度的摧残。为了求生,他们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背井离乡大量南迁,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流徙。如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人张韪在东晋初年就被迫离弃居留六世的家园,带着妻儿随晋元帝南迁到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安家落业。而他哥哥的后裔,在战乱中苦苦地撑持着,又坚持了三代,到其曾孙辈张安之手上,已是东晋与南北朝之际了。长安实在忍受不了这长期的战祸之苦,也只得率族人南迁襄阳(今湖北襄樊)。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张姓大世家和其他汉族世家一样,为了逃避落后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往往带领族人成百成千地集体南迁。为了安置他们,东晋和宋、齐、梁、陈等南方政权都照他们原籍的州县郡名设置州郡县来管理他们,这就是与这次移民大潮相伴而生的著名的侨州郡县制。

    楼兰(今新疆罗布泊)张氏也大多是魏晋时期屯垦军卒的后裔。楼兰文书景元四年(263)载有兼将张禄,秦始三年(267)有水曹督田椽张雕、功曹张龟。秦始四年(268)则有铃下张丰,客曹吏张抚、张钧等。他们是由于中原战乱而不能东返,只得留居当地的。其子孙至今还繁衍于西北大地。

    隋唐五代时期

    与唐代同时的渤海国有很多张姓贵族。五代初年渤海国为契丹所逼,向我国东北边境方向逃遁,有些张姓先民也就随之从渤海湾地区北上关东。到代替契丹而起的辽金时代,东北地区渤海族张氏就成为大姓,以至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都要改姓张。这个时期张姓名人很多,辽代有朝阳人张孝杰、沈州(今沈阳)人张琳;金代有由高姓改姓而来的辽阳人张汝霖、张汝弼兄弟,他们是名振一时的文武人吏,金代末年还有锦州人张鲸、张臻兄弟割地称雄等。明清时有好些契丹、女真、满族人改姓为张,他们跟随马队征战而流徙东北各地。

    今东北地区的张姓还有一些是内地主要是山东、河北各地闯关东的人的后裔。闯关东的人多半是因饥荒战乱而逃荒避难的人,他们或拖家带口,寻觅生存之地,或与当地土著人通婚,其创业立家更为艰难。

    宋元时期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到后来蒙古族南下。其间全国经历了三次大移民,北方人口向巴蜀、两淮、东南、岭南地区流移,张姓情况也如此,这从我们下文叙述的情况中可以看出,而张姓族谱中这类记载就更多了。
在南移的大潮中,南方地区还伴有张姓东移或西移的行动,如南宋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好些名门望族往往东移以迁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抗金名相四川绵竹人张浚就东迁湖南宁乡,经过数代发展,成为大族。元初、明初、清初,都有东南向西南的移民行动,江西向湖南的移民,至今还留有湘赣“老表”的说法。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906

回帖

0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4: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重建世界客属张氏祖祠-汀州张郡祠致海内外张氏宗亲的一封信 http://blog.sina.com.cn/u/2510499102
39.jpg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906

回帖

0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本次团拜会福建省客家天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张秋发董事长捐资5万元给张氏家廟整修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