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09|回复: 19

刑拘初中生:执法不应跑偏司法解释

[复制链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发表于 2013-9-22 22: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涉及网络谣言的若干司法解释。在网络谣言日益泛滥的今天,两高的做法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但这刚刚出炉的司法解释也不可避免地引发部分执法者和民众在理解上的混乱。9月17日,甘肃天水张家川县警方刑拘一名“散布谣言”的初中生,这一举动有很大的跑偏之嫌。
…[详细]
http://view.news.qq.com/intouchtoday/index.htm?255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88 收起 理由
经典 + 888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

103

主题

4338

回帖

9337

积分

上尉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勋章

发表于 2013-9-22 22: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沙发 看看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回 小姿女人服饰 的帖子

小姿女人服饰:沙发 看看 (2013-09-22 22:53) 
哎呀,原来发表成功了啊!我电脑上一直提示正在等待回应呢,以为发表不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9057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论坛鼓励勋章论坛顶梁柱

发表于 2013-9-22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看看顶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转500次可判刑”的司法解释本有严格限定

“转500次可判刑”针对的是诽谤罪,而不是所有网络谣言
http://img1.gtimg.com/view/pics/hv1/3/199/1422/92516298.jpg

“网络谣言转发500次可判刑”需要完整、准确理解
9月9日两高出台的十条司法解释中,以第二条第一款中“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这段字眼最为引入注目。在媒体报道中,该条款往往被浓缩为“诽谤信息转发500次以上,或点击、浏览达到5000次以上即入刑”。在整个打击谣言大背景下,许多网友更是简单理解为“传播谣言转发500次即判刑”。
这种简化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人民日报就澄清过,这是对本次司法解释的误读。“转500次可判刑”这一说法针对的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也即通常所说的诽谤罪,涉及的是“诽谤信息”,并非针对所有网络谣言。诽谤罪,刑法原文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所谓“他人”,指的一定是“自然人”,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如果当事人只是说“哪里死人了”“某某部门枉法不作为”,不涉及特定的自然人对象,就不能称之为诽谤罪。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吴保全案”,一审法院在判决书中称“吴保全辱骂诽谤他人及政府”,不仅没有出现这个“他人”的名字,更出现了“诽谤政府”的奇闻,从而成为法律界一大笑话。
这次针对诽谤罪的新司法解释,主要的变动在于,把“捏造事实”扩张为“捏造事实,或者明知道是捏造的事实,将其在网络上散布”,并规定了什么情况算作“情节严重”,这其中就包括了“点击5000次,转发500次”。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情节严重”,也不代表国家就一定会主动进行处理,因为刑法原文规定的很清楚,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即是所谓“自诉罪”,典型例子如去年某微博作者称演员张馨予“坐台”,张馨予于是起诉诽谤者,并获得了胜诉;自诉以外的,则只有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才会进行公诉。
要言之,“转发500次”本身只能被认定为“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并不等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要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需符合本次司法解释的第三条,如“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但即便“转发了500次”的网络谣言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引发了公共秩序混乱,也不代表一定会入刑,因为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该网络信息属于“诽谤特定自然人的信息”。…[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paragraph]以“网络造谣传谣”定寻衅滋事罪,需要“主观故意”,并“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点击5000次”、“转发500次”只针对“诽谤特定自然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司法解释的谨慎,因为针对特定自然人的信息更易识别其性质,而且“冤有头债有主”,相关案件的处理更具有可操作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并不是民众关心的网络谣言的主流,也并不是打击谣言行动所针对的主流谣言。通常理解的网络谣言,是类似于“某某地方死人了”、“某某地方城管打人了”这种不针对特定自然人的网络信息。这类谣言,是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此前,由于“公共场所”是否包含网络空间尚不明确,因此这种情况是否适用寻衅滋事罪存在争议。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第五条,就是明确了网络造谣也能够破坏公共秩序,适用刑法寻衅滋事罪的条款。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司法解释对以“网络造谣传谣”论处寻衅滋事罪,也有着严格限定。首先是要“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这相当于要切实地证明信息发布者有“主观故意”才行,找不出“故意”、“明知”的证据,即便发布者发布的信息的确是虚假信息,就不能以寻衅滋事罪论处。其次,编造散布虚假信息的结果,还必须“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才能定罪——既要有确定的因果关系,还要“严重混乱”。所谓“严重混乱”,按今年5月27日的两高司法解释,“应当根据公共场所的性质、公共活动的重要程度、公共场所的人数、起哄闹事的时间、公共场所受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因素来综合判断”,那么至少这些方面造成的后果都应该公布。
要言之,要认定“散布网络谣言造成严重混乱”,至少要公布“主观故意”、“因果关系”、“严重混乱”等三方面的证据,才符合法律的要求。…[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但近期若干基层执法实践违背了法律的严格限定

张家川警方最初以“转500次”为由刑拘杨某,法律人士称非寻衅滋事入罪条件

本次甘肃天水张家川县公安局因“9·12”案件刑拘16岁初中生杨某,最初通报的说法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张家川县公安局已对在“9·12”案件中利用网络平台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人员给予治安处罚(其中行政拘留一人,罚款5人),对情节严重,发帖转载500次以上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这是在9月9日两高司法解释出台以后,首次因“转发500次”而进行刑拘的案件。
如前所述,转发500次只是诽谤罪的入罪条件,要因“转发500次”而对杨某进行刑拘,则只能认定杨某涉嫌触犯的是诽谤罪,法律人士刘子溪也持同样的观点。然而杨某发布的信息,是“警察与群众争执,殴打死者家属”、“凶手警察早知道了”这样的信息,并没有针对“特定的自然人”,是无法以诽谤罪定罪的。很显然,警方只想着“打击网络谣言”,却没有仔细研判两高司法解释的内涵,看到个“转发500次可入刑”就迫不及待用上,因而出现了适用法律不当的严重错误。…[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若对杨某以“寻衅滋事罪”论处,通报呈现的证据并不充足

在察觉到以“转发500次”定罪不妥后,张家川县警方重新拿出了一份通报,这份通报将对杨某刑拘的理由变成了以“涉嫌寻衅滋事案立案”。但这个做法同样值得商榷——要以“网络造谣传谣”论处杨某触犯寻衅滋事罪,如前所述,至少要拿出“主观故意”、“因果关系”、“严重混乱”等三方面的证据。杨某是否不实信息的原创者?他有没有可能是听来的?如果杨某只是听来的不实信息而未经验证将其发布,那么这无法入罪。杨某发布的不实信息是否是所谓严重混乱的成因?杨某作为一个初中生,在其个人微博、空间上中午发布了不实信息,能否当天就使数十人纠集在现场闹事,数百人聚集?这里的因果关系需要有力的证据。警方的通报中,只有对“公共秩序严重混乱”描述得比较清楚,但“这样严重的混乱”同样使人怀疑是否能把混乱怪到一个不在现场、不认识死者的16岁初中生身上。…[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慈溪查获“散布谣言韩某”,不宜认定“扰乱公共秩序”

除张家川县这起事件之外,还有类似的事情让人感到疑惑。如9月19日,慈溪警方查获散布谣言的韩某,称韩某在个人空间和微博上发布了内容为“还以为是乌云要下雨,原来是掌起冰箱厂着火了,好惨呀!据说死了四人、伤者无数!老板和老板娘都被抓了!”的谣言,并对其进行了治安行政处罚。虽然该案不涉及刑拘,但通报显示对韩某进行处罚的依据仅仅是,“上述谣言发布后,迅速被扩散,引发了公众关注,扰乱了公共秩序”——引发了公众关注,所以就扰乱了公共秩序?这未免太让人难以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细则有许多,但从未有一条是引发了公众关注就扰乱了公共秩序的。并且,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要“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才能处罚,通报中对“故意”也毫无体现。…[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23: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打击谣言与遏制言论只是一线之隔,民众疑虑需解除

官媒对近期打击谣言表达的忧虑,的确是民众的疑虑

                                    民众欢迎打击网络谣言

打击网络谣言,是让许多网民拍手称快的事,但在很多时候,打击网络谣言与遏制网络言论只有一线之隔。典型例子是前段时间“安徽砀山网民因发布车祸不实信息被拘留”,当时这位网民把10人死5人受伤的官方结果说成死亡16人,结果被认定为发布虚假信息,这显然十分荒谬,警察最终对这一处理进行了道歉。
对此现象,新华每日电讯指出:“在涉及百姓知情权、表达权的问题上,砀山公安部门第一时间公布权威信息,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宜把公众发布不够准确的信息,轻易定性为编造散布谣言。如果是这样,老百姓对待不清楚的社会事件,恐怕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信息不充分传播了不准确信息,和蓄意制造传播谣言,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打击网络谣言,初衷是好的,但不能把自己不喜欢听到的声音,都扣上谣言的帽子。要把握好打击谣言和保证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平衡,必须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避免随意性。”
人民日报近日的社论也指出,“对谣言盛行、谬种流布当然要依法亮剑,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遏制网络活力,同样有违中央精神和时代潮流。”
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则在打击网络谣言的关头,重温了《邵公谏历王弭谤》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道路以目”的典故,警示称: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不要以为掌握了大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就能够把老百姓的嘴巴堵住。
以上官媒对近期打击谣言表达的疑虑,也的确是民众的疑虑。…[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