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0|回复: 55

[人与自然] ★ 图说山东—— 魅力济南~大明湖~七十二泉铭记 ★

[复制链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发表于 2007-5-20 1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图说山东——魅力济南

古老的济南,年轻的济南,凝重的济南,灵秀的济南,创新的济南,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济南每天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与无穷的魅力...

  王保国先生以其娴熟的摄影技术,深刻的摄影理念,捕捉到魅力济南的每一时刻,展现出泉城所特有的风姿...

济南,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濒黄河,南依泰山。市居盆地,四面环山,历史悠久,其“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的泉城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并与现代都市文明相融合,举世闻名、特色鲜明、极富魅力。

  自古以来,济南素有“泉城”美誉。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涓涓清泉给这座北方城市增添了几分灵气。全市遍布着大大小小700多处天然涌泉,仅在济南老城区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等四大泉群、133处泉水,清亮光灿,宛如一颗颗华丽的珍珠。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众泉汇流到景色秀丽的大明湖,构成了济南独特的泉水景观。走进济南,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泉的世界。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锦绣泉城,魅力济南,走进济南,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三大明胜各有千秋,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三股泉水奔突腾涌,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喷涌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透出一种灵气,一种神秘,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历史沧桑。而流传至今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更是荡漾着千百年来济南的“倾国”之姿。大明湖水质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各处游客云集,指点观赏,欢声笑语,一派繁华景胜,俨若北国江南。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让人忘返。到千佛山感受“暮鼓晨钟”、“经声佛号”,齐烟九点,一揽泉城,让饱受喧嚣添一抹片刻的安宁,也不失为不种明智的选择。

  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已有2600年的建城历史,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更是出现过一大批知名的文化人物,唐代诗人杜甫曾留下赞誉济南的著名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济南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济南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诚信、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正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各项经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发展快车道。环视今日之济南,这里繁华无处不在,各行各业也正不断地彰显着无限的魅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道路车流如织,新兴商业街人海如潮,这里有全国最火的足球赛场和文明球迷。按照“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总要求,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提升省会形象,把济南建成具有独特自然风貌、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现代化气息、代表山东形象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繁荣、和谐、宜居、魅力的泉城,正成为每一位泉城建设者的共识。可以说,今天的济南,集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体,汇外来与本地文化于一身,愈来愈成熟,也越来越自信,她永远不老,始终展示着特有的美丽与永恒的青春。

  古老的济南,年轻的济南,凝重的济南,灵秀的济南,**的济南,创新的济南,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济南每天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与无穷的魅力,她和着母亲河奔腾的节奏,微笑着敞开热情的胸怀,期待世界各地的朋友,咫尺,天涯,五湖,四海!

  有人说,摄影其实最终反映的是文化。王保国先生以其娴熟的摄影技术,深刻的摄影理念,捕捉到魅力济南的每一时刻,展现出泉城所特有的风姿,相信会带给大家一些启示和享受。


佛山倒影黄昏旧


五花吐芳如落梅



坐看青山笑人间


轻舟一叶惊梦湖



浮云照影湖静闲



古虬新枝绿满天


娇柳照水翠欲滴



嫩柳探泉知春早



游园小憩情别致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2: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图说山东——泉城明珠-大明湖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历史悠久,景色秀美,北魏年间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便有记载,历经几个朝代几易其名,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泉城济南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它位于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现今湖面四十六公顷(690亩),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湖面约占百分之五十三。

  大明湖历史悠久,景色秀美,名胜古迹周匝其间。尤其它乃繁华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实属难得。

  早在北魏年间,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便有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谭一带,而现今大明湖一带水域则名“历水陂”。它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它名莲子湖(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又名。“历水陂”。宋代时又有“西湖”之称。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进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水质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 大明湖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故有“恒雨不涨,久旱不涸”的长处,经年水位恒定。水深平均两米左右,最深处约四米,沿湖岸边一米左右。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风景的最好写照。
  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婀娜点水。湖中现有四十余亩荷池,碧叶田田,白荷红莲,交相辉映,争奇斗艳,荷香飘溢,沁人心脾。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时有鱼儿跳波,偶见鸢鸟掠水。碧波之上,画舫穿行,小舟荡波。各处游客云集,指点观赏,欢声笑语,一派繁华景胜,俨若北国江南。若于湖之北岸远眺,南山苍翠,环列似屏,倒映入湖,画图难足。大明湖现有一坊、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这些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命名俱雅而风格各异,既向人们展示了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又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其蕴含的历史故事。漫游湖畔,处处花繁树茂,点点亭台楼阁掩映绿荫之间,历下亭、铁公祠、北极庙、汇波楼等二十多处名胜景点,令人应接不暇,可谓步移景换,游趣无穷。 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汇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观赏。

  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风姿赢得古往今来众多人士的咏赞: “冬泛冰天, 夏挹荷浪, 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 ; “鸥鹭点乎清波, 萧鼓助其远 , 固江北之独胜也。”大明湖自1958年正式辟建为公园,经过疏浚清淤、修缮扩建,砌筑了湖岸,美化了园容,恢复重建了名胜古迹,增添了茶社饭店、游船和游乐设施,使之旧貌变新颜,姿容胜往昔,成为济南著名风景游览区之一。 

  随着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和对人文历史的怀念,开墙扩建、还湖于民,成为海内外游客和市民的心愿。大明湖扩建工程应运而生,按照新的规划,大明湖将被以中国园林传统理水方法“整容”,增加水景空间,扩建面积超过29公顷。新规划以湖面、植物为主体,让岛中有湖、湖中有岛,水庭、水池、水溪相间,以植物隔景,以坡地为屏,或过桥穿林、或临水穿廊、或柳岸行船、或行云流水,借古代文人名士和诗文华章之盛,勾出人、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自然和人文两相帮衬的诗情画意。扩建后的大明湖,不论从面积还是文化、自然、人居内涵上讲,都将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城市水体景观。一个全新的、秀美的、靓丽的大明湖会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

月影风文 玉涵其门
西南门楼 英姿勃发
明湖南门 俊秀伟岸





月影风文 玉涵其门


西南门楼 英姿勃发



明湖南门 俊秀伟岸


靓丽粉岱 蜂王生恋
荷为市花 市民最爱
东方红日 藕榭生辉
明湖夏日 荷浪翻滚
明湖夏日 沧浪观荷





靓丽粉岱 蜂王生恋



荷为市花 市民最爱



东方红日 藕榭生辉



明湖夏日 荷浪翻滚



明湖夏日 沧浪观荷


蓝天岸柳 绿荷靓亭
绿荷蓝天 沧浪得月
绿荷蓝天 月下亭边
绿荷卧波 古亭耸天





蓝天岸柳 绿荷靓亭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绿荷蓝天 沧浪得月


绿荷蓝天 月下亭边



绿荷卧波 古亭耸天


霞光垂柳 晚钓成趣
嫩荷垂柳 水天流金





霞光垂柳 晚钓成趣



嫩荷垂柳 水天流金


蓝天绿柳 春意怏然
垂柳萌动 残荷披金





蓝天绿柳 春意怏然



垂柳萌动 残荷披金


雨荷厅畔 绿柳夕阳
蓝天岸柳 绿荷靓亭





雨荷厅畔 绿柳夕阳



蓝天岸柳 绿荷靓亭


小桥垂柳 明湖早唱
湖边亭廊 绿柳晨曦





小桥垂柳 明湖早唱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湖边亭廊 绿柳晨曦

绿柳花伞 风光无限
残荷托桥 秋柳成屏
高天杨柳 曲桥靓亭





绿柳花伞 风光无限


残荷托桥 秋柳成屏



高天杨柳 曲桥靓亭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3: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图说山东——济南七十二泉铭记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济南泉水之多。700多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的72个名泉。此后便有了济南七十二泉之说......
  宋卫东先生以其艺术的感悟与敏锐的视觉力度,展示了七十二名泉的神奇灵秀与仪态万方......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济南泉水之多。根据研究,七十二泉的说法始于700多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了济南的72个名泉。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此后便有了济南七十二泉之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对济南名泉水的描写:“固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也”。明诗人晏壁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济南的名泉胜水一一加以吟咏,自此泉城七十二泉的说法广为传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质情况的变化,古人所列七十二名泉在历代有所变动。

实际上,济南泉水之多,远不止72处。据济南市名泉管理办公室调查,仅在古城区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名泉136处之多,分别为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四大泉群,构成名闻天下的“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独特泉水景观和泉城风貌。连同市郊及济南市所辖的章丘、长清、平阴境内分布的名泉,总数达733处之多。更罕有的是纷涌不息的泉水不仅汇成了景色美丽的大明湖,而且是一条直通大海,流长237公里的小清河的源头。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据悉,济南泉水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工作已启动。

在七十二名泉中,古今一直首推“趵突为上”,“天下第一泉”鼎盛时三窟鼎沸,大有腾空飞扬之势;黑虎泉水,处于石窟之中“静如处子”,但当从三个石雕兽头中喷出时,则变得白如雪,急如湍,声似风啸虎吼;珍珠泉则“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已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可以说济南泉水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整个泉城沉浸在泉水潺潺淙淙、诗情画意之中,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杜甫、曾巩、苏辙、赵孟睢⑵阉闪洹⑼跏慷G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济南泉水,孕育出李清照、辛弃疾等一代又一代婉约与豪放派诗人词人。同时,遍及城区的泉水,也惠及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济南人。在老城区,很多市民临泉而居,经年累月,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泉水与居民、社区,和谐一体,形成一幅独特的民俗风景画。

作为济南特色的泉文化,是济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处处名泉,历经千百年历史,存留至今,展示着泉城特有风貌,寄寓着泉城人民世世代代爱泉、保泉、珍惜历史遗产的心愿和功绩。优美清泠的泉水,纷纷争先呈露于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内,被赋于了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它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人文之美,是风景,又是活生生的文物。济南泉水,以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到此旅游观光,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客流量达200万人次以上。泉水已成为济南的象征,济南的“灵魂”,济南的“眼睛”,是济南的镇市之宝,她在济南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龙头”作用。

近年来,山东省市有关部门不断加大保泉力度,在尊重历史,与时俱进,有利管理,重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济南名泉进行了整理改造,推出了新的七十二名泉名录,划定十大泉群,28处泉水第一次上榜。尤其是随着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的持续喷涌,继而济南众泉齐涌,古老的泉都更加焕发了勃勃生机,七十二名泉也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宋卫东先生做为一位富有创作**的摄影家,怀着开掘张扬济南七十二名泉固有美质的强烈愿望,以其艺术的感悟与敏锐的视觉力度,拍摄创作了这部七十二泉铭记影集。这些照片充分展示了七十二名泉的神奇灵秀与仪态万方,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与收藏价值。


趵突泉——独有趵突绝神奇

第一泉:趵突泉

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灵魂的话,济南的灵魂便是趵突泉。

  自古至今,趵突泉就是济南的象征。号称“泉城”的济南,以“七十二泉”名闻天下,趵突泉居“七十二泉”之首。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历来就有“不到趵突泉,空负济南游”之说。奔突腾涌的趵突泉三股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喷涌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透出一种灵气,一种神秘,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历史沧桑。

  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代,迄今长达3000多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曾巩在所著的《齐州二堂记》中为其定名为“趵突泉”,意跳跃腾起的泉水。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观看并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故称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金线泉——水纹浮绿影摇金

第二泉:金线泉

在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中最奇的应数金线泉了。

  金线泉奇就奇在:水盛时,若光线合适,可以看到泉水从池的两旁对涌而出,在水面相交,形成一条漂浮移动的水线,时隐时现,阳光一照,形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金线泉由来已久,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对金线泉描写到“齐州城西张意谏议园亭有金线泉,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

  明清两代,经常能够清晰地看到泉中金线,后来金线泉水面缩小,水势减弱,金线便不常见了。后在金线泉东约20米处的一个小泉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之为“老金线泉”。


皇华泉——祭祀先祖大舜帝

第三泉:皇华泉

皇华泉,一个听起来非常气派的名字。听泉名便能猜到,皇华泉内涵的故事中必然与帝皇有些关联。

  皇华泉的名字,“皇华”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华”为古时对国王派出使臣的尊称。上溯到两千多年前,国君派使者外出,所到之处,百姓夹道相迎,因为使臣是带着国君的光华而来,人们因此称颂国君派出的使臣为“皇华”。

  皇华泉目前为一石砌泉池,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柳絮泉西,亦名木鱼泉。其泉水自池底沙隙中涌出,澄澈晶莹。明朝文人晏璧观皇华泉后赋诗赞曰“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金、明、清三代评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皇华泉均位列其中。


柳絮泉—柳絮纷飞春意满

第四泉:柳絮泉

柳似女子,而贾宝玉却称女子是水做的骨肉,柳絮泉——一个集柳的婀娜多姿与水的活泼生动于一身的名泉。

  柳絮泉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西侧,泉池四周植有垂柳多株,到了阳春三月,清泉倒映,柳絮纷飞,流光溢彩,春光无限。加之泉水“泉沫纷繁,如柳絮飞舞”,故名为柳絮泉。

  柳絮泉边,历代多有文人居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在柳絮泉边。清朝乾隆年间,《趵突泉志》的作者任宏远曾有《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

  柳絮泉水质清盈,泉池虽不大,却集柳树的婀娜多姿、清泉的活泼流动于一身,给人以清新明丽春意盎然的感觉,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卧牛泉——田园牧歌依稀见

第五泉:卧牛泉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宋代大文豪苏辙描绘出一幅田园牧歌般的优美画面。但现在的卧牛泉边,只能依稀找到这种感觉了。

  据有关史书诗文描写,当时此泉周围泉水丰盈,水草茂盛,时常有牛羊饮其水、卧其旁,卧牛泉也因此而得名。明代有诗云:“昔闻陶墓有牛眠,今见齐州溢井泉。千载历山遗胜迹,秋风禾黍满虞田。”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象昔日这里清泉潺潺、绿草茵茵、牧笛悠悠、炊烟袅袅,一片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

  关于卧牛泉名的来历,还有一传说是为纪念大舜曾耕种于历山脚下。卧牛泉现为石砌方型泉池,泉面水平如镜,倒映蓝天绿柳,依稀见到昔日日暮牛羊饮泉边的田园牧歌境界。卧牛泉曾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漱玉泉——犹传才女乐府声

第六泉:漱玉泉

  看到漱玉泉,首先想到济南才女——宋代杰出词人李清照和她的《漱玉词》。

  相传,李清照曾于此泉边居住,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其作品集《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为纪念李清照,1959年在池北岸辟建了古色古香的“李清照纪念堂”,庭院与泉池相映,更为漱玉泉增添了词女的玉洁与妩媚。

  “漱玉”一名由《世说新语·排调》中“漱石枕流”这一典故演化而来。史载孙子荆年少时想隐居,他告诉王武子自己要“枕石漱流”,可他却错说成“漱石枕流”。王武子问池:“流可枕,石可漱乎?”孙灵机一动答道:“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隐寓洁身自爱、磨砺其志的意向。“漱玉”泉将玉代石,更加妥切地表达了泉水清洁柔润的水质。

  漱玉泉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如同漱玉,后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池内五彩锦鱼漫游,池边垂柳雪松环绕。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马跑泉——清泉千载忆忠良

第七泉:马跑泉

  中国自古就有忠奸之说,爱国忠臣流芳百世,祸国奸臣遗臭万年。浸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济南泉水,更有许多与忠良相关的名泉。

  马跑泉,得名于一个传说。相传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迫临济南城下,时济南守将刘豫欲想投金,他的部下大将关胜,坚决反对,刘豫便设计陷害关胜,让他出城迎战金兵。当关胜走出城门后,刘豫即刻关闭城门,并在城上射箭,关胜受内外夹攻而亡。关胜的战马见主人被杀,怒哮愤腾,扒地出泉,这泉便被命名为“马跑泉”。

  马跑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下,水流成溪,与假山浑如一体,泉水绕假山北侧流入东泺河。马跑泉池实际是由两泉组成,另一泉叫“浅井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

无忧泉——酌水能消万斛愁

第八泉:无忧泉

  无忧泉泉如其名,当你看到清澈碧透的无忧泉时,所有忧烦就会抛诸一边。

  位于趵突泉公园南的无忧泉,泉边绿树成荫,泉池用不规则自然石砌就,因泉池较深,大股的泉水从池底涌出后,在泉面激起层层涟纹。泉水清澈碧透,水中清石随波颤动,水草飘浮,群鱼戏游,长者近米,小者盈寸,色彩纷呈。老人孩童戏嬉泉边,一派世外桃源景象。

  明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诗》中咏无忧泉道:“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 诗中“酌水能消万斛愁”一句,正道出了“无忧泉”名称的由来,而“白叟黄童争击壤”的描述,更是世人来此后“无忧”的具体写照。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石湾泉——白雪楼边忆故人

第九泉:石湾泉

  石湾泉是用太湖石砌成的不规则的水湾,泉水也比较温和,所以春天的石湾泉看上去格外美丽,泉水中倒映着泉边众多盛开的鲜花和掩映在绿树丛中古色古香的白雪楼,更显得幽雅文静。

  石湾泉池北侧的白雪楼,是纪念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济南历城人。他倡导文化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他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辞陕西按察副使职归故里,筑白雪楼读书其中,著有《沧溟先生集》。

  石湾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南门假山北侧,与酒泉、湛露泉三泉并列。曾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湛露泉——清如湛露味甘甜

第十泉:湛露泉

  一听“湛露泉”的名字,便可猜知此泉必定甘甜。济南七十二名泉个个味甘水甜,湛露泉能在诸泉中得此佳名,可见其味必定不同凡响。

  明晏璧在《七十二泉诗》中咏湛露泉诗云:“泉如湛露味甘香, 入如三焦齿颊凉。通乐古园饶爽气,厌厌夜饮醉无妨。”

  湛露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南门内假山北侧,与石湾泉、酒泉三泉并列。湛露泉泉水清如湛露,其味甘香,故名“湛露泉”。泉名刻在假山北侧石壁上,曾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满井泉——夜来春雨小池平

第十一泉:满井泉

  满井泉历史上四季“泉盈”,水溢井口,清可鉴人,故名。明人《七十二泉诗》里咏满井泉道:“川流不息井泉盈,明秀亭前脉脉清。应是夜来春雨急,水高三尺小池平。”

  满井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娥英祠院西北角,泉呈六角井形,深5米,石砌井壁,池岸绕以花岗石栏杆,南侧嵌泉碑。曾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满井泉所在的娥英祠院内南北有3座古朴建筑,最南为“泺源堂”,面阔三间,高架两层,歇山飞檐,堂南为著名的趵突泉,堂前抱柱上有元朝大画家赵孟兆页写趵突泉的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楹联。中间为“娥英祠”,三楹两层,斗拱错落,红柱绿瓦,祀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三大殿古朴无华,祀尧、舜、禹。


登州泉——文登一脉透谭城

第十二泉:登州泉

  济南众多的泉水中,喷涌的形态各不相同,但看起来最与众不同的应是登州泉了。

  游走于趵突泉公园和万竹园之间,翠竹瑟瑟,忽见平地凸起一池,且泉池造型独特,长方形的泉池中池中有池,外池内壁刻有“登州泉”三个苍翠的大字,泉水从内池溢出后,沿内池四边跌落于外池之中,状如满溢的一盘琼浆,水面如镜,光洁如缎,落水如珠,丽影扬辉。

  “登州泉”一名的来源,是因为传说此泉的水脉来自东海边的登州。古人曾有诗曰:“文登一脉透谭城,澄彻全无蜃气腥。安得雪堂苏学土,朗吟万竹濯清冷。”其实,登州泉与趵突泉应为同—水脉,均来源于济南市的南部山区。

  登州泉为金代《名泉碑》和明晏璧《七十二泉诗》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杜康泉——清冽甘霖酿美酒

第十三泉:杜康泉

  一说到酒,无人不晓杜康。当年三国时代的曹孟德手持酒杯长声叹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中以酒命名的也仅有杜康泉。

  泉以杜康为名,自然与古代酿酒名家杜康有联系。

  相传,杜康为了酿造美酒,遍访天下名泉。一日,他来到了济南,见城里城外遍布泉水,清冽甘霖,喜不自胜,可是,众多泉水,哪处最好呢?杜康心里犯了难。朦胧间来到泉边,忽见天上飘飘袅袅下来几位仙女,手捧金质水盂,来到舜庙西南方的一井泉旁,取毕泉水飘然而去......杜康醒来,却是做了一场梦。他按梦中所见来到舜庙旁边,果然发现一井泉,取水品尝,甘美无比。于是,他便用此泉水酿酒,果然酿出了世间最佳美酒。由此,人们便称这处泉水为杜康泉。

  杜康泉在济南有两处,列入新七十二泉的杜康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的西北侧,为石砌井泉,并建有一露顶石亭,四周树木葱郁,被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望水泉——旧是平泉竹万丛

第十四泉:望水泉

  “吾家望水泉边宅,旧是平泉竹万丛。几缺土垣乔木下,半间茅屋菜花中。”这是清代诗人王苹题咏万竹园居宅二十四泉草堂诗句。

  望水泉在万竹园西院,明代诗人晏璧认为此泉与园外不远的登州泉水脉贯通,故有诗云:”万竹园中景趣幽,双泉一脉望登州,碧梧百尺栖丹凤,雪浪千堆戏白鸥。”

  万竹园历史悠久,元代开始建园。那时,万竹园竹林成片,万木葱茏,名泉迸发,溪流交错,恍如世外桃源。大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殷天官《狐嫁女》,即描写此处。民国初年扩修,南北架石桥,桥南设小亭,游人可坐在亭内观鱼赏景。

  明代隆庆年间的宰相殷士儋辞归故里后,居住在万竹园,将万竹园易名为“通乐园”。到了清代,万竹园归诗人王苹所有,他在望水泉边盖了一座书屋,因在金代所立的《名泉碑》中,望水泉在济南七十二泉中列第二十四位,故将其书屋命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并将其诗作题为《二十四泉草堂集》。


珍珠泉——万斛珠玑泻清浅

第十五泉:珍珠泉

  因形取名的珍珠泉,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日光相映,如泻万斛珠玑。

  清代王昶在《游珍珠泉记》中所描述:“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

  珍珠泉自古以来颇负盛名,历代亦有众多文人题咏。金朝的雷渊,明朝的晏璧、边贡、李攀龙,清朝的蒲松龄等文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康熙南巡经过济南时,御览珍珠泉后,作《观珍珠泉》一诗:“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珍珠泉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有泉池21处。过去《老残游记》所描写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主要指此处,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3: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散水泉——方池如鉴绝纤埃

第十六泉:散水泉

  散水泉位于清巡抚大堂前。遥想当年,堂外的泉池光洁如镜与堂内的“明镜高悬”牌匾交相辉映,在此为官应该益发清正廉明吧?

  散水泉位于珍珠泉大院内珍珠泉泉池以东,北邻清巡抚院署大堂。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池呈方形,石砌,上饰石栏杆。池南石柱镌”散水泉”石刻。

  此泉古时水势旺盛,泉水汩汩奋涌,水流回旋,涟漪荡漾,去而复还,聚而复散,并因水流量大,水色空明,故名”散水“。

  该泉泉水清澈,须眉可辨,天光云影、亭阁绿柳倒映其中,明丽如画,深邃隽永。有诗赞曰:”珠泉东向水萦回,荡漾涟漪去复来。时有濯缨佳客至,方池如鉴绝纤埃。”


溪亭泉——常忆清照如梦令

第十七泉:溪亭泉

  溪亭泉在人们的心中,必定与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联系在一起。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品味着杰出的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遐想着当年溪水潺潺,亭台楼榭,有位佳人,荡舟溪亭泉中。

  现今位于珍珠泉旁的溪亭泉,已经没有了女词人当年争渡的溪流湖泊,仅留一方泉池。据记载,古时的溪亭泉紧依濯缨湖,北接大明湖,水面广阔可通舟楫,即使到了明代,这一带水势依然旺盛。明朝诗人王象春在所著《齐鲁——济南百吟》中描写了当时这一带泉水旺盛的景象“一曲溪流一板桥,浣衣石面汲水瓢。家家尾后停针女,树底横舟手自摇。”

  此泉因附近溪水潺潺、亭阁翼然的园林景物而得名,东面山石叠成的假山上镌“溪亭泉”三字,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楚泉——济水溢出亦名泉

第十八泉:楚泉

  济南称为“泉城”,确有其理,随便在地上挖掘,就可能挖出一泉来,楚泉就是这样挖出来的名泉。

  据清朱彝尊《楚泉记》记载,此泉出现于清康熙七年(1688),当时在巡抚大堂西北侧掘土,深至二尺时,有泉水涌出,复凿二尺,其水增大数倍。之后砌岸,蓄养锦鱼百尾之多,山东巡抚刘芳躅见状,欢喜异常,便和他的幕僚朱彝尊商议命名。朱以《尔雅?释水》中“水自‘河’出为‘淮’、‘济’为‘楚’之意”,因此泉为济水的伏流而出露,故起名为“楚泉”。因过去认为济南泉水为济水的潜流,所以其名含有济水溢出之泉的意思。

  楚泉位于珍珠泉东30米处,属珍珠泉泉群。水自池底岩隙涌出,清澈见底,曾列为清代七十二名泉。


濯缨泉——泉汇成河赛江南

第十九泉:濯缨泉

  位于王府池子街的濯缨泉,是目前济南七十二泉中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景象的泉水。

  濯缨泉泉池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盛水期水势甚佳,池中泉眼数不胜数,水珠串串在飘袅碧绿的水草丛中层出不穷。池的东西两岸民居错落,居民院中可以取水,隔窗可以观泉。池边垂柳飘拂,水边浣衣女笑语欢声,泉水汇流成河,穿过小巷曲桥民居,构成一派江南景象。

  濯缨泉名的“濯缨”,取自《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又传,南宋时金兵南下,守将关胜拒降,率部与金兵血战时,曾在此洗濯枪缨污迹,后人便称此泉为濯缨泉。晏璧在七十二泉诗中写濯缨泉:“石罅流泉可濯缨,无斧凿自天成。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

  明代修建德王府时,濯缨泉在德王府内,故民间将其称为“王府池子”。明代《历乘》记载“濯缨湖今归入德藩,建濯缨亭其上。俯视澄渊,须眉可鉴,杨柳交匝,金鳞游泳,龙舟荡漾,盖世奇观也。”濯缨泉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玉环泉——泉脉盘回似玉环

第二十泉:玉环泉

  玉环泉是济南泉名中最具美人味的。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因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芳名远播。享得美人名的玉环泉水也具有女子的百媚柔润。

  “泉脉盘回似玉环,天留胜地在人间。温泉曾被杨妃辱,故引清流到历山。”这是明代诗人晏璧题咏玉环泉的诗句。传说,当年杨贵妃(名玉环),在陕西温泉华清池洗澡,把泉水染脏,天上神仙不忍,便将一股清流引到济南,便是玉环泉了。

  玉环泉为两个相依的圆井泉眼,因两泉相通,水纹相扣如环状而得名。此泉由来已久,早在金代的七十二名泉中就有记载。

  玉环泉位于省府前街中段路西,泉成井状,石砌井壁,四周绕石栏,西侧立山石,峭拔雄伟,掩映在绿树之中。泉水终年不涸,水质甘美,昔日附近几条街巷居民皆饮用此水。


芙蓉泉——一 池新绿芙蓉水

第二十一泉:芙蓉泉

  虽然《老残游记》中描写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但现今位列七十二泉的泉水中,真正涌泉于居民院落内的泉水较有名的只有芙蓉泉。

  芙蓉泉位于芙蓉街69号居民院内,为石砌长方池,池中间横跨一石桥。芙蓉,亦为古时荷花的别称。清朝曾于泉边建芙蓉馆,不知泉馆是以谁起名芙蓉。清代诗人董芸曾寄居于此,并赋《芙蓉泉寓舍》。

  明末清初,从芙蓉泉到泮池一段泉水溪流,人称“梯云溪”。溪上架桥,建有牌坊,额题“腾蛟起凤”,寓其前程腾达。清康熙初年,景色渐衰,梯云溪改为暗沟,上铺青石,桥坊皆毁,仅存芙蓉泉池。芙蓉泉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舜井泉——今人过此犹留连

第二十二泉:舜井泉

  济南历史最悠久的名泉,应非舜井泉莫属。

  四千多年前山东的一带,是东夷部族的聚居地,东夷领袖大舜被尧王推荐为帝王,建立了虞王朝。据记载,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耕于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他在历山脚下耕种时挖出了泉源,即是舜井泉。

  今天的舜井泉,位于济南舜井街中段的“舜园”门前,泉已干涸,周围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不经意间很难发现舜井泉的所在地。但走在舜井街上,看到舜井泉时,总给我们平添了些许历史沧桑,正如近一千年前的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所言,“虞舜已殁三千年,至今遗迹还依然。功名德大被万世,今人过此犹留连。”

  舜井泉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历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此处原建有规模宏大的舜庙,舜井即在舜庙的重华殿前。历史上舜井的名声很大,欧阳修、曾巩、苏辙、元好问等文学大家多有赞颂。

  关于舜井泉的来历,民间有一传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孽龙常在济南地区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大禹捉住孽龙,并用粗大的铁链将其锁于舜井,除非到“铁树开花”的时候才能放它。所以井内至今犹有两根铁链悬在井中,寓意“舜井锁蛟”。舜井泉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腾蛟泉——落入街巷平民水

第二十三泉:腾蛟泉

名字颇有气势的腾蛟泉,本以为应是呈瀑布形的跌泉,或水面奔突的涌泉。但腾蛟泉,只是在民居小巷墙边一个呈普普通通长方形的小泉池。虽然泉形平淡毫无腾蛟之感,却为周围居民提供了饮用之水。

  腾蛟泉这一名称的来历,取自泉西侧的“腾蛟起凤坊”,清《七十二泉记》著录,并云:“曰腾蛟,如蛟之得云雨而飞腾也。”当年坊畔建有一石板平桥,名起凤桥,横跨于濯缨泉、朱砂泉等诸泉汇流的小溪上,形成名泉、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美丽景观。

  腾蛟泉泉水清甜,盛水期,泉池水面离地平面不足半米,伸手便可取水。泉池的东墙上嵌清道光八年举人、历城人李建题写的“腾蛟泉”石刻。



双忠泉——清泉绵绵悼忠魂

第二十四泉:双忠泉

  双忠泉位于双忠祠街西首,据说是当年为纪念抗清将士建祠时,掘地而成泉。现今双忠祠已没,双忠泉仍在,绵绵喷涌的清泉追思着昔日的英魂。

  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兵入关,绕北京直取济南。时山东巡抚御史宋学朱、历城知县韩承宜率领留守城内的千余乡兵及民众拼死抵抗,后因寡不敌众,外无救兵,城陷身亡。后人为纪念宋、韩二人忠贞殉职,建“双忠祠”祭之。掘地时忽然涌出一泉,水流不息,清澈甘美,遂以祠命名为“双忠泉”。山东督学赵申季作“双忠泉记”,勒石于泉旁。

  双忠泉和双忠祠于解放前祠毁泉埋,泉址上建了民居。2000年重新修复了双忠泉。曾列入清代郝植恭的《七十二泉记》中。


黑虎泉——石激湍声成虎吼

第二十五泉:黑虎泉

  黑虎泉在济南泉水中是最有气势的,巨大的泉水从三个石雕兽头中喷射而出,在水池中激起层层雪白的水花,动人心魄,令观者无不惊叹,夜色中远远闻听更是声如虎吼。

  黑虎泉位于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泉为一天然洞穴,洞门由青石砌垒,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水从巨石下涌出,湍击巨石,发出粗犷的鸣响,再加上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惊人的吼声回荡于洞中,酷似虎啸,故名“黑虎泉”。有诗云“石蟠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昔日,黑虎泉水声势浩大,明朝人刘敕曾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泉溢而出,轰轰下泻,澎湃万状,飘者若雪,断者若雾,缀者若流,挂者若帘,泻为圆池,名曰太极。池中屹然一巨石,水石相击,珠迸玉碎,潆洄作态,其声如昆阳巨鹿之战,万人呜鼓击缶……。”如今,盛水季节其气势如故。

  黑虎泉水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水由石雕兽头口喷出,形似瀑布,取“口内悬河”之意,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13: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待续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06: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琵琶泉——泉水流注生琴韵

第二十六泉:琵琶泉

  提起琵琶泉,就会联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顾名思义,琵琶泉取于其声,泉水涌流时,水溢出池沿,经石阶跌宕四泻,迸落河中,发出铮铮淙淙的声音,夜深人静听之,如同有人在弹奏琵琶,故名琵琶泉。有诗云:“泉水流注生琴韵,劝君聆听琵琶音。”

  琵琶泉名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从前,黑虎泉边住着一户人家,女儿名叫莲花,特别乐于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龙王四太子得知后,便托梦送莲花一只拿着能避水,落地变清泉的琵琶。知府的公子见莲花长得漂亮,要强占为妾,莲花不从,便抱着琵琶跳进护城河中,护城河南岸便又冒出一处清泉,泉涌水流,犹如琵琶扬韵。人们都说那是莲花姑娘在弹奏琵琶,所以给这泉起名叫“琵琶泉”。

  琵琶泉位于黑虎泉西、护城河南岸,曾列为清代七十二名泉。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6

主题

3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网站元老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荣誉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灌水将军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06: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来自: 美国

玛瑙泉——天地造化凝奇泉

第二十七泉:玛瑙泉

以玛瑙命名的玛瑙泉,自然如玛瑙般光彩夺目。

  玛瑙是一种色彩艳丽的宝石,俗有“千种玛瑙万种玉”之说。具有玛瑙品质的玛瑙泉吸日月之精华,夺天地之灵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泉水湛清剔透,数处泉眼竞涌,串串水泡从池底晃晃悠悠地飘然升腾,光彩夺目,状如玛瑙,玛瑙泉名也由此而来。

  玛瑙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护城河南岸,为一石砌泉池。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