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20|回复: 6

]应该正确的教会孩子 “争”与“让

[复制链接]

82

主题

543

回帖

0

积分

军士长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5-8-7 1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小小年纪懂得谦让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无论讲了多少遍,家长仍感觉到孩子很“独”。这个“独”不是孤独,而是对周围事物表现得很自私、占有欲望极强,不懂得与人分享。


  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相反,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小孔融”的妈妈们也在担心:宝宝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


  不霸道?不忍让


  说起霸道,妈妈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最近遇到过的那个小霸王。这样的孩子实在是不怎么讨人喜欢。但不霸道的孩子又怎么样呢?如果事事处处都只知道退、忍甚至懦弱,是不是更让妈妈着急呢?


  强与弱,都是宝宝天生就有的性格。无论性格强与弱,都不是宝宝的错。关键是,强要强到什么份上,弱会弱到什么地步。调整好这个“度”,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既不霸道欺人,也不隐忍自我的豁达宝宝。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适度的“争”与“让”,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


  争与让都需要勇气


  传统意义上认为:能够向别的宝宝提出分享要求的孩子是有勇气的,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宝宝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孩子向别人提出与之分享玩具或事物的要求时,开始为自己“争”时,我们常常为宝宝这种敢“争”的勇气感到欣慰。但人们并不了解的是,敢“让”也是同样需要勇气的,不是每个宝宝都能勇敢地把自己的东西和伙伴分享。一个开开心心和伙伴分享的孩子,他心里的想法一定是:“这是我的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可以交换到更好玩的玩具,而且我的玩具过会儿还能再次回到我手里。”只有当孩子内心充满了安全感,对未来状况充满信心时,才完全不担心会失去,才会有勇气谦让。


  谦让不是简单事


  对于什么事情都从“我”出发的幼儿来说,“争”似乎是本能,而“让”则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谦让是建立在对他人关心和体察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思想的能力,称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好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也更成功。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共情对象”,可以让孩子先通过观察爸爸妈妈,来学习感知他人情绪。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不能一味对孩子笑脸相迎,过分娇宠的原因。聪明的爸爸妈妈懂得“延迟满足”,让宝宝在等待和忍耐后,懂得珍惜、品尝喜悦。当宝宝理解了伙伴想分享玩具或食品是什么样的心情时,才能主动做出适宜的谦让行为。


  从分享做起


  乐于分享和被分享,是达成争与让平衡的第一步。分享应该是快乐的,被分享应该是心甘情愿的。


  1~2岁的宝宝会将玩具出示和递给不同的成人,在游戏中合作,对他人所表现的情感焦虑做出反应。两三岁宝宝会对伤心的同伴表现出某种同情和怜悯,但他们并不能做出真正的自我牺牲,比如与同伴分享一块好吃的甜饼。尽管在未加引导的前提下,宝宝很难在3岁前自觉为他人做出牺牲,但在跟其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学习到争与让的尺度。如果家长经常向宝宝灌输分享和谦让的观念,让宝宝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那么宝宝可能更早表现出分享和其他友善的谦让行为。


  争什么?让什么?


  作为家长,你如何理解谦让?你也许会说,不就是几块糖,几个玩具给谁的事情吗?心理学家却指出,孩子正确、健康的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而应该包含三方面的特征:


  1.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


  2.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孩子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


  3.找到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赢。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足够能力


  妈妈疑问:冉冉是个很乖巧懂事的女孩,从小教给她谦让的道理,她都记住了。可是现在妈妈发现,她什么事情都往后缩,有时还会受欺负。圣诞老人发糖果的时候,她总是抢不到;孩子们一起玩玩具,她也总是被别人抢走玩具。用老师的话说,这孩子“太老实”,怕以后会吃亏。冉冉妈疑惑,难道我们教错了吗?


  专家解答:现代家长的心理特点,是有太多的担心,总害怕孩子吃亏,害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忍不住要在一边不停地帮孩子做决定,给孩子过多的指点。实际上,担心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当你越担心一种可怕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有意无意中强调它的存在,你担心的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自在的生命,都有她独特的生命能量,独特的生命轨迹,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好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把大人的担心投射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历练,变得坚强豁达、宽容大度。更何况,美德之所以成为美德,是因为美德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在这种付出中感受到另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既然您把谦让的美德带给孩子了,又何必为这样的付出而斤斤计较呢?


  测试: 你的宝宝懂得谦让吗?


  游乐场上,你的宝宝独自玩滑梯。正玩得高兴的时候,一个同龄宝宝飞奔到滑梯边,大喊着“我要滑,我要滑!”,就要抢先玩滑梯。在大人未加干涉的情况下,两个宝宝“过招”之后,你的宝宝表现是?


  A.不知所措,躲在一边,想玩不敢玩。


  B.生气,离开滑梯,再也不肯玩了。


  C.霸占滑梯,坐在上面不起来。自己不玩,也不让别人玩。


  D.不让这个宝宝玩滑梯,发生冲突。直到听到大人的夸奖和劝说才勉强同意。


  E.允许这个宝宝加入,但拒绝这个宝宝“加塞”,告诉他要排队。


  F.不冲突,想办法保证自己能玩到滑梯,逐渐和这个宝宝达成游戏秩序。


  答案及建议


  符合A/B/C的宝宝,还不懂得如何正确谦让,其中AB是过分谦让,C是不谦让。


  符合D/E/F的宝宝,能以不同方式进行谦让,达成共赢的目标。


  A类孩子的性格,在妈妈眼里看来是一种“软弱”,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更不知道该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妈妈应该在平时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宝宝说出自己的愿望后尽量给予满足,让孩子相信自己只要勇敢表达,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B类孩子比较情绪化,表面上看他是在以“赌气”的方式放弃,实际上他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滋生了不良的情绪,心里憋屈。对待这类孩子,妈妈同样要引导他勇于表达和争取,引导他用正确的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要帮助孩子找到生气的原因,并给他宣泄情绪的机会。


  C类宝宝还不懂得分享和谦让。幼儿的特点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平时和小朋友接触少的宝宝,更不知道怎么合作、分享。要给宝宝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D类宝宝在家中一般是小霸王,但懂道理爱面子,能够因为别人的夸奖放弃一部分利益,达成谦让。家长在引导中要注意,要让孩子明白谦让的意义在于共情共赢,而不是为了换取夸奖,否则会在无意中养成讨好型人格。


  E类孩子懂得很好地捍卫自己的权益,也能尊重别人的需求,并且能主导游戏中的共享规则,属于宝宝群里的领袖人物。这类宝宝理解能力强,但遇到强大的对手时,难免会受挫,家长要认识到这是好事情。


  F类孩子属于温和派的谦让者,用委婉和低调的形式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寻找新的平衡,这类孩子很受欢迎,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但这类孩子容易处于被支配的角色,因此应该多引导宝宝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优点。


  在冲突中教孩子学会谦让


  在孩子争抢玩具、发生冲突,甚至打得不可开交时,妈妈应该怎么做?中国家长的态度往往比较极端,要么是不论青红皂白,先批评自己的孩子,要么是全部怪罪对方的孩子。怎么让宝宝在每天的游戏中逐渐学会谦让?妈妈该如何引导宝宝?理论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操作,就让我们从身边最热的育儿资料里学一两招儿吧。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诉孩子们说:“我们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头发乱了。来,小哲给布娃娃梳头,婷婷到卫生间找个毛巾给布娃娃擦一下脸,圆圆把你那个蝴蝶结拿来给布娃娃戴头上……啊,看,你们三个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圆圆从小就懂得谦让,每当有什么冲突出现时,她总是会让步。这让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让,是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真正的大度,是变通能力。——摘自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点评:有句话这样说——大方的人之所以大方,是因为他有很多选择。而作者正是试图用“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世界很广阔,自己可以拥有更多好玩的东西,而不只是执著于这一件。在合作的问题上,作者让孩子体会了“共赢”,那就是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变通,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谦让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一个非常懂得“共情”的妈妈都是把理解和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放在第一位,让孩子在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尊重和理解后,再进一步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共情能力”,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在达到自己意愿的时候,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专家支招 要学会“顺便搞定”教育法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有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人在完全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副交感神经发挥作用,是最容易吸收外界信息的。在有外界压力的时候则正好相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妈妈反复就一件事情对孩子进行教育,却一点作用也没有的原因。“顺便搞定”教育法的精髓在于,在宝宝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把正确的态度和做法看似无意地灌输给孩子。这种轻描淡写,在孩子看来实际是一种对事情极为肯定的态度。孩子在轻松状态下吸收信息的能量是惊人的,家长如果懂得随时去“顺便教育”,懂得把大道理融汇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件中,把握好每个教育孩子的微小时机,效果会出奇地好。这比给孩子讲多少道理、带孩子上多少个早教班都有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5 收起 理由
美丽汀州我的家 + 305 好,不解释

查看全部评分

「真诚赞赏」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82

主题

543

回帖

0

积分

军士长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求精华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00

回帖

2749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5-8-7 11: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来自: 广西桂林
[s:214]  [s:214]  [s:214]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主题

7万

回帖

10万

积分

少将

最爱沙发勋章论坛鼓励勋章社区居民实名认证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顶级劳模论坛顶梁柱职业沙发手灌水元帅社区明星勋章灌水皇帝灌水将军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网站元老勋章注册满七年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满八年

发表于 2015-8-7 1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看看,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5

主题

2万

回帖

2万

积分

少校

最爱沙发勋章社区劳模勋章社区明星勋章社区居民顶级劳模原创达人勋章吐槽专家灌水元帅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

发表于 2015-8-7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德阳来自: 四川德阳
好好学习!
天道酬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勋章论坛鼓励勋章忠实会员勋章最爱沙发勋章

发表于 2015-8-7 14: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三明来自: 福建三明
感谢分享
专业提供:保洁,搬家,广告传媒。空调清洗与安装维护。家电维修与清洗。传单代发。保姆月嫂。管道疏通。大型施工案例:八天宾馆保洁,国检大楼清洗,中云地产样板房保洁。建设局搬运,环保局搬运 规划设计院空调维护。广告设计与安装。用心服务,诚信为本。服务热线:15280386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主题

20万

回帖

28万

积分

上将

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职业沙发手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论坛大V灌水将军网站元老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天才勋章灌水终结者灌水皇帝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注册九年以上

发表于 2015-8-7 2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漳州来自: 福建漳州
理论上是对的,  但现实当中存在的变量太多...............[s: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