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20|回复: 0

厦大团队最新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72

主题

0

回帖

108

积分

下士

发表于 2023-3-31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来自: Reserved
近日,厦门大学唐卫华教授团队与四川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德国波茨坦大学以及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mpa)合作,报道了1cm2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992-y钙钛矿/钙钛矿(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因制备成本低并有望突破单结太阳电池的肖克利-奎伊瑟理论效率极限而备受关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宽带隙钙钛矿子电池依旧存在亟待解决的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如界面缺陷引起的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损失,特别是在较大面积的电池上,这些问题尤为显著,严重制约大面积宽带隙钙钛矿和叠层电池的发展。开发合适的方法和电荷传输材料改善宽带隙钙钛矿子电池的界面质量对于提升叠层器件的效率及稳定性意义重大。
w2.jpg
该研究基于共轭拓展及锚定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膦酸基的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即4PADCB)作为空穴传输材料,该材料由唐卫华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独特的空间扭曲结构赋予SAM分子良好的成膜性及表面浸润性,有利于大面积高质量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生长;同时,拓展的共轭范围及有序的分子排列增强了界面电荷抽取与输运,大幅抑制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界面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损失。这些优点大幅提高了宽带隙电池的VOC和FF,并显著改善了器件的工作稳定性。通过优化,宽带隙钙钛矿电池(孔径面积1.044 cm2)的最高效率达到18.46%。基于该宽带隙子电池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获得了经日本电气安全环境研究所(JET)认证的世界纪录效率26.4%(该效率被业内权威“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收录)。此外,该工作采用多种先进的表征手段,深入地探究和分析了宽带隙子电池及全钙钛矿叠层器件性能提升的物理机制,为大面积宽带隙钙钛矿及全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升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也为新型、高效空穴传输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w3.jpg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嘉庚创新实验室唐卫华教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德威教授、陈聪特聘副研究员和瑞士Empa付帆博士(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厦门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王万海、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贺锐、2020级硕士研究生易宗锦及波茨坦大学Felix Lang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张金宝教授及材料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魏坤为此工作的钙钛矿埋底界面研究做出贡献。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嘉庚创新实验室人才培育项目等经费支持。

来源:厦门大学

编辑:西西审核:雷光美、郑丽虹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