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7|回复: 1

风雨高考路:与孩子一起经历“高考人生”

[复制链接]

886

主题

1万

回帖

8171

积分

上尉

累累人

网站元老勋章实名认证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5-31 09: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泉州来自: 福建泉州
<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00000>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了。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的父母,总怀有望子成龙之心:或欲子跃出寒门,改变命运;或盼子实现父辈理想,成就人生;或望子光宗耀祖,誉满门楣……</FONT></STRONG>
<>   
<>    在如今这个追求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稀缺的今天,高考很自然地成了承载莘莘学子及其父母十几年的追求、付出与期盼的现实载体。
<>    于是,便有了家长“成也高考、败也高考,爱也高考,恨也高考”的情态,和一种“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特别意味。
<>    事实上,高考不同的结果,开启了不同的命运之门,衍生了无数考生和家长饱含甜酸苦辣的内心感受,上演了一出出充满人间酸甜苦辣的生活剧。说起高考来,哪一个考生,哪一个家长,不都是心中有无限感慨,口中有无尽的话题呢?
<>    去年6月,我儿子参加了高考,他随我省52万名考生一起,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地挤上了“独木桥”。我和所有考生的父母一样,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经历了人生中五味俱全、百感交集的“高考人生”。这番经历,今天回想起来,仍鲜活于心,历历在目。期间,我毫无例外地承受了孩子高三备考阶段的压力和紧张,出现过报名阶段的种种困惑和迷惘,体验了等待录取通知书过程中那种焦急与期盼的心情,也收获了孩子一朝梦圆、金榜题名时的欣喜和安慰。
<>    <STRONG><FONT color=#0000ff>高考之路 小学起步 </FONT></STRONG>
<>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上世纪80年代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从孩子出生起,我俩就与天下的父母一样,对孩子充满爱心和期待。我们心中还怀有一种情结,那就是:“身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后代,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因有这样的期望值,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就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夜间给孩子辅导或陪读,周末送他参加各种培训班。也许是天助有心人,孩子小学升初中,如愿以偿地上了省一级学校,3年苦读后,又以良好的成绩留在本校的重点班。我和许多妈妈一样,从小学至高中,每天都和孩子一起,为未来的高考作准备,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近高考。
<>    记得孩子上高中时,曾有朋友羡慕地说:“你孩子考上了好中学,就等于是一只脚踏上了大学的校门。”事实绝非如此。孩子成长的经历告诉我,天下绝对没有学习成绩的保险箱。孩子今天的好成绩,并不意味着他朝也优秀如初,更不意味着他在来日的高考考场上马到功成。面对高考,考生和家长首先要面对和克服的问题,就是来自环境和心理的压力,这是现实的、人人无法逃避的问题。
<>    就环境方面的压力来说,像去年,高考只有30%的本科录取率,这本身就是一条横亘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鸿沟,面对如此严酷的PK规则,谁敢轻言不在话下呢?而从社会的心态来看,高考已成为学子改变人生或升华命运的一个竞赛场,从1977年开始,日积月累的种种高考影像、心态和效应,像一层层神圣的光芒,笼罩在“高考”这一原本只是学生学习检测手段之上,使芸芸众生对它怀有一种远距离的敬畏感。
<>    <STRONG><FONT color=#0000ff>未上战场 先闻硝烟 </FONT></STRONG>
<P>    还在高二下学期,我家孩子就“未上战场,先闻硝烟”,常常向学长打探备考的各种信息,四处搜索备战参考书,一时是题海战术,一时是重点击破,步步为营进入状态。到了高三上学期,孩子更是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学校的紧张备战气氛。其时,尚未完全从暑假相对宽松的氛围中走出来的他,才跨入教室,就蓦地看见黑板上醒目的高考倒计时。校园四周也张贴着一幅幅掷地有声、誓言一般的拚搏口号,以及一个个鲜明、高昂的高考目标陈述。所有的信息告诉他:“你要高考了!”当天下午,儿子一进家门,就迫不急待地把学校的气氛告诉我们,那种兴奋中夹杂着紧张的神态,让听者大受感染。一下子,我们夫妇都意识到:孩子进入了高考的攻坚期,感觉到具体的压力了!
<P>    紧接着,儿子面临的是一周数次的考试,到后期甚至是一天两次的考试,常常是今天应对英语,明天迎战数学,周而复始,没完没了。不仅如此,随着高考之日将近,学校向高三级重点班提出了本科重点率40%以上和本科率90%以上的具体目标。为实现目标,级长和班主任级级动员、层层加码。特别是被视为“高考热身赛”的3次模拟考试,对孩子的心态影响特别大。其间,孩子日以继夜,连续作战,直到晚上10时集体自习完后,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夜战到12点半。
<P>    一次家长会,我来到了教室,刚坐下,还没听到老师介绍情况,便现场感受到孩子学习的紧张。只见他那小小的位置上,书本一堆堆,桌面上是书,抽屉里是书,地下还有一个大大的塑料箱子,里面也层层叠叠放满了书。想想孩子超出1.8米牛高马大的身材,每天屈身在其中,横竖摆放都非常拘束的情境,我这个曾经的读书人陡生感慨:“现在的孩子太难了!”那一刻,我对孩子充满了恻隐之心,心想:“作为父母,不应在孩子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时再额外施压,而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和他一起来面对压力,缓解压力。”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面对“逃学” 理解万岁 </FONT></STRONG>
<P>    记得高考前半个月,学校的高考复习正在密锣紧鼓中。我家儿子一反常态,“逃学”了一个下午,自己一人逛到附近的运动城去了。知情的老师焦急万分地给我打来电话,当时我听了,觉得不可思议,左思右想都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感到非常生气和忧心。傍晚,我把情况告诉了丈夫,他冷静地对我说:“在这关键的时刻,孩子这样做,自然有他的想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许,这就是孩子实现自我调整的一种方式呢!”丈夫的话,让我有所启发:是啊,这一种“短暂”的逃避,也许正是孩子自选的一种环境转换方式吧?理解了这种心态,晚上孩子回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提醒了他一句,并没有责备他。而他,也很快又进入了状态。
<P>    在高考前,每一个考生和家长要面对的重要难题,就是如何填报志愿。孩子喜欢或能够读什么学校、修什么专业,是一个问题,而孩子的高考分数能够读什么学校、修什么专业又是一个问题。目前我省“先报志愿,后考试”的做法,的确有一点同时“考家长”的意味。我的做法是,把孩子高中毕业会考和3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一一记录下来,把它们制成表格后进行前后对比,再加上对孩子平时成绩的把握,从而评估出孩子高考的大致成绩。在报志愿时,我主要权衡了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参考上一年各院校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二是在准确评估孩子的高考成绩的基础上,上下预留三四十分作浮动空间;三是报选院校形成阶梯层次,同时考虑报考“大年小年”的流向因素。现在回头看来,这种做法还是切合实际的。
<P>    说到报考志愿,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理想。还在孩子要分文理班的时候,我就想让儿子子承母业读文科。高考报志愿时,按我的心愿,特别希望孩子读经济类的专业,以适应当下的经济社会。但我更清楚,“强扭的瓜不甜”,所以无论分班也好,报志愿也好,我们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他说出省读书,我们不阻挠,他说学工程类专业,我们也不反对。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放开手脚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P>    家里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公公,历来主张欣赏教育,常常对孙子鼓励有加,即便模拟考试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他仍然相信孙子,从不给他加压,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孩子如愿地考上了自己心中理想的院校,修读了自己心仪的专业。跨过了高考的门槛,一家人的心态,一下子轻松和踏实了,我这个妈妈更是如释重负。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风雨同路 共同成长</FONT></STRONG>
<P>    回顾与孩子一起走过的风雨高考路,我的体会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为一个家长,应该有充分的耐心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到学习上解困、心理上解惑,与孩子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多一分关注和理解,少一分责备和批评,多一分引导和帮助,少一分束缚和拘绊,营造环境胜于通宵陪读,释放身心胜于营养强补。”这是我这个过来人想借这篇文章,对同样经历的家长说的一句心里话。
<P>    今年“五一”黄金周,孩子从省外的学校回广州,带回了一些自己精心制作的反映大学生活的录像。看完生动精彩的镜头,我心怀大开,甚为安慰,遂写了一首《你青春的舞台多么精彩》作为他的生日礼物。开头是这样的: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昨日的清辉下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你还是我怀里安睡的婴儿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今朝的霞光里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你已是胸怀理想 独闯四方的青年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飞逝的岁月在期盼中沉淀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眼前唯见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亮丽的青春舞台上 </FONT>
<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你那张神采飞扬 无比阳光的脸……</FONT></FONT></P>
<P>    孩子终究会长大、会成熟的,当你还是一位陪读或是陪考妈妈时,你就是在生命的春天里播种希望。可以说,每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父母,都经历过备考的历练和艰难,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备考心理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人生,把握命运,品味生活。
<P>    生活中的你、我、他,个个都一样。 (作者:红慧)
<P>    ■<STRONG>专家意见 </STRONG>
<P>    <STRONG> 给应考家庭提个醒</STRONG>
<P>    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很多应届考生和家长开始进入一个“特殊时期”:大考引发的寝食难安、食不甘味等种种焦虑症状逐渐显现。许多考生患上了“高考综合症”,而家长也会陷入一种类似“强迫症”的高度紧张和手足无措状态。缓解这些心理病症,对考生能否在高考中胜出显得尤为重要。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 提醒家长—— </FONT></STRONG>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    最佳办法是一切如常 </FONT></STRONG>
<P>    如果想让孩子考试有好的发挥,千万别改变往常的生活习惯。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影响考试的诸多因素里,占前三位的是:考场心态、考前心态和学习方法。其中应考准备期的心态至关重要。而心态则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生理系统、心理平衡状况、个性气质、身体状况和家庭环境氛围等等。实际上,这一段时间里,给学生带来干扰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家长。
<P>    从以往经验来看,不少家长会在孩子备考时改变作息规律、饮食习惯、交谈方式等等,从表面上看像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安静便利的复习环境,其实越是做得多,越表现出家长的顾虑和担忧,也会从消极方面给孩子暗示,让他们产生“爸妈在高度关注我,要是考不好该怎么办”之类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P>    孩子们不需要你改变什么,作为家长,你应该以倾听和鼓励为主。特别要提醒家长,这段时间千万别老紧绷着脸,要多展示笑容给孩子,充分信任孩子,做好后勤服务。
<P>    <STRONG><FONT color=#0000ff>提醒考生—— </FONT></STRONG>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    身心放松最关键 </FONT></STRONG>
<P>    ●试着让自己处在最舒适状态:闭上眼睛,集中注意,握紧拳头,越握越紧,然后体会突然放松的感觉。让身体的其他关节和肌肉也体会这种从紧张到放松的感觉。平时坚持进行有规律和有意识的训练,这样处于紧张的状态时,自然能够诱发平静的心情。
<P>    ●在一张纸上列出自己焦虑的情况。例如明天有模拟考试,学习效率低,考场发卷的一刹那很紧张……把这些状况按时间顺序和严重程度列成表,然后身临其境地感受和适应,尝试着一步步地去克服焦虑情绪。
<P>    ●告诉自己:我没必要担忧,担心无济于事;我不要想别的,而是应该做出对成绩有用的努力;不要纠缠细枝末节,这点小问题影响不了成绩;我一定可以度过这一段时期。
<P>    ●另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一到两个小时可极目远眺、听音乐或四处走走。注意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保证蛋白质摄入。核桃仁、黑芝麻、花生、枣子,多吃可以补钙健脑。还可以经常按摩穴位做“脑部保健操”,认真梳头等。 (文/元山)</P>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1万

主题

26万

回帖

29万

积分

荣誉管理员

荣誉会员勋章终身成就勋章网站元老勋章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论坛顶梁柱社区劳模勋章最爱沙发勋章社区明星勋章顶级劳模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元帅灌水将军灌水皇帝灌水终结者灌水大王勋章江湖令牌持有者

发表于 2007-5-31 14: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泉州来自: 福建泉州
希望参加考试的考生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汀州----------梦幻之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