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6953
注册时间2009-8-18
最后登录2014-10-9
威望0 点
好评度0 点
金钱18150 金币

上士

|
发表于 2011-6-23 1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以上问题足以说明县级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一律外派的做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种做法仅仅强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党管干部的原则,却忽视了别的原则。选拔一个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不能没有本土干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同样不能没有本土干部。人代会上提名县长候选人没有本土干部,实质是官选官,而不是民选官,分明没有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这一问题随着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来自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会更加强烈,中央应尽快改进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尤其是县一级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交流。因为县一级地方党委、政府既是领导机关又是执行机关,这一级领导干部离群众最近,他们工作的大多数时间必须面对最基层的干部群众,中央国务院有关地方的所有政策落实的怎样,各地基层的情况能否真实地反映到上级,他们最终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这是他们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各地对县一级党政主要领导一律外派反应最强烈的原因。所以,改进和完善县一级地方党政干部交流制度既是重中之重,又是当务之急。建议中央国务院采取以下措施在今后县一级地方党政领导进行交流时予以改进。
一、坚决禁止以各种理由对领导干部实施大幅度的频繁交流,以保持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要成就一个地方的事业,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不宜频繁调整。全国造就了一批明星村,他们一个村创造的业绩是我们许多地方一个县不能比的。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村有一个稳定的带头人,其任职时间最少是十几年以上连任,最长的五十年以上连任,可是我们的县级领导任职时间怎样呢?《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第二十条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党政正职领导成员未满一届的一般不交流;同一地区党政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同时交流;领导班子一次性交流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三分之一。”也许因为这个规定缺乏硬性的要求,各地的领导成员交流普遍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进行。最近,有关媒体报道了邯郸市“十年换八任市长”的消息,其实这一现象不仅是邯郸市存在,而且具有普遍性。山西省代县2004年至2008年四年期间,先后换了三任县委书记,两任县长,其中2004年、2008年两次交流都是党政主要领导同时调离。试想,这样的交流如何开展一个县的工作?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上级领导过多考虑了领导干部的个人意愿,而没有考虑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显然是极端的不负责任。进一步讲,这个问题既有领导官僚主义决策的因素,也有干部跑官要官的问题,更有干部交流制度上的漏洞,必须从这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二、选拔县级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确保一名本土干部产生,以防盲目决策,短期行为。由于本土干部上任前,早已通过长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对本土的基本情况相当熟悉,他们甚至走遍了每一个村,每一个企业和学校,这一点是异地干部无法相比的。要防止盲目决策,无疑离不开本土干部主政。另外,本土干部长时间受本土的养育使得他们和本土的干部群众产生了较深的感情,加之共同的命运和事业的牵挂,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县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如:他们的子女都在本土上学,他们的家人都要去本土医院看病,这种感情,这种关心和牵挂同样也是异地干部不能相比的。因此,顾及一个县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仍然离不开本土干部主政。当然,开拓一个县的工作思路也往往离不开异地干部,但不一定由异地干部主政,更不能完全由异地干部主政。异地干部主政必须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必须和本土干部一样顾及一个地方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否则不仅导致盲目决策,短期行为,而且不利于调动本土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励异地干部全身心的投入一个地方的工作,不利于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三、人代会、党代会上的选举充分尊重代表的意愿,确保官选官的情况不再发生。干部交流要想杜绝人情网、关系网所带来的腐败,必须改官选官为民选官。上级提名谁就采取组织措施保证谁当选的做法,实质是官选官而不是民选官,显然是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尤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等额选举县长,大会选举办法竟然规定代表同意的不动笔,这跟举手表决有什么两样,这样的选举只能损害党群关系,助长跑官要官的风气,长期下去不免背离民心。我们不应该也不值得用这么大的代价来换取所有组织提名的干部如意当选。只有民选官的做法才能改善党群关系。只要我们坚持任人唯贤,坚持重民意的基础上提名领导干部,民选官也不可能出现大的偏差。我们要求群众相信党,首先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少数干部没有当选,只能说明他们缺乏群众基础,有待于他们今后继续努力;少数干部落选,也能说明我们党是真正讲民主的。而民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号召力。目前我们村一级换届工作完全尊重群众意愿进行选举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干部交流必须把民意作为干部去留及升降的前提条件,以充分体现民意的作用。这些年民意的作用明显削弱,一是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由于操作上没有统一的具体的严格规定,导致这项工作只是一种形式,民意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二是过多考虑了被交流干部的个人意愿,突出了上级主要领导决策的个人意志。于是,干部交流大循环,进而导致干部交流频繁和跑官要官。对群众而言,往往是想留的没有留下,该去的反而没去,甚至重用、提拔。因此,今后群众大会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务必做到单人单室进行,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下,让每个人毫无顾虑地填写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表后投入票箱。凡是群众大会测评不称职的异地干部退回原单位安排,本土干部留在本土另作安排,二者的安排均不能担任实质性领导职务。凡是群众大会推荐提拔的首先考虑就地使用,就地没有空缺再考虑异地使用。凡群众大会推荐差的坚决不予提拔。以上作为干部交流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别谈话、干部考察,经酝酿后讨论决定干部的去留及升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意的作用,抑制跑官要官,达到激励干部、保护干部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干部交流大循环、干部交流频繁的问题出现。
五、上级机关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的干部不得担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以免上任后不能驾驭全局。一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岗位与别的领导岗位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主要领导要在领导班子成员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做出最后决断,还要在抗灾救险、群体上访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当机决断,这个决断非同小可,常常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未来,关系到各种矛盾冲突能否及时控制并有效化解。因此,上级机关下派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即使级别相当,绝不能担当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必须在其他岗位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并在民意认可的基础上再提任主要领导。否则不仅对这个地方不负责任,而且对下派干部本人不负责任,弄不好既影响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又毁了一个干部的前程。这几年,各地都有这方面的教训,务必引以为戒。
改进领导干部交流能做到以上五点,我们的干部工作一定会有大的改观,党群关系一定会明显改善,各项事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