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69|回复: 0

岩声丨《可贵的归来》

[复制链接]

84

主题

0

回帖

126

积分

下士

发表于 2023-4-15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来自: Reserved
点 击 音 频 收 听

文/图:赖容  朗诵:官凌云

w3.jpg

w4.jpg

可贵的归来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w5.jpg

w6.jpg

w7.jpg

归来是一种情怀,归来是一种信仰,归来是一种精神。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

——题记

w8.jpg

今晚,我们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赖容的《可贵的归来》。

w9.jpg

w10.jpg

可贵的归来





w13.jpg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这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对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的赞誉。

陈嘉庚一生曾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为后人所景仰。

30多年前,笔者曾在陈嘉庚先生的家乡厦门集美区学习和生活过,所以常去先生故居参观瞻仰。前些天,笔者携家人去厦门游玩时,又特地去先生故居重游。

w14.jpg

嘉庚精神,薪火相传。当天,风和日丽,先生故居游人如织。在参观先生故居时,建于1962年的归来堂让我留恋不止。据悉,陈嘉庚先生生前有个志愿:为了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归来有个聚会的地方,想在故居前面建一座“归来堂”。后来,得周恩来总理指示,在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时“归来堂”落成。“归来堂”现今成为众多海外亲人归来的“落脚处”,是许多海外侨胞魂牵梦萦的地方。

w15.jpg

在归来堂前,笔者驻足良久,思绪万千。

“陈先生,即嘉庚,对人好,谋国忠,一言一动皆大公……”(冯玉祥 语)。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经历长期复杂的历史阶段,然则集思想政治、经济实业、文化教育、社会公益诸方面之大成。他一生爱国爱乡,维护祖国尊严,同侵略势力、分裂行径作坚决斗争,具有高度的民族气节。他从兴学救国到抗日救国,再到晚年参加建设新中国,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事业。

可贵的是,先生一生勤奋好学,重视实践,思想和行动随时代发展不断前进,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在企业经营方面,他善于把握商机,眼光敏锐,高瞻远瞩,勇于创新,因而能在激烈竞争中卓然立于商界。在兴学育才方面,他善于学习借鉴中外文明成果,结合时代发展需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华侨华文教育等,形成了一套先进的、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许多精辟见解,至今仍不失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改造社会方面,他崇尚科学,反对愚昧,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陋习,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主张,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一生轻金钱、重义务。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克己奉公,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他常说,“金钱如肥料,散播乃有用”“财由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因而,他把一生所获财利,全部献给了教育和进步事业,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分钱。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嘉庚精神曾经激励和感召无数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侨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祖国统一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团结奋斗。

我们感念嘉庚精神,同时崇尚他的“归来”愿景!

w16.jpg

归来是一种情怀,归来是一种信仰,归来也是一种爱国精神。纵观近现代,许许多多爱国华侨纷纷选择“归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就像一块“大磁铁”,把散落在世界各国的华侨吸引回到“母亲”的怀抱。而不少著名中国科学家在国外求学深造,学有所成之后在面对优渥的国外生活和报效祖国两者之间,也毅然选择了回国,如众所周知的有钱学森、邓稼先等前辈。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美国人曾说他抵得上五个师,宁可枪毙也不让回国。面对美国人的威胁,钱学森毫不犹豫回答“我效忠中国人民”!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归侨侨眷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我们更加坚信当初选择回国参与国家建设是正确的决定。”“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当下,“归来”,正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游子的共识。

w17.jpg

去年11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毅然宣布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

前不久,出生于哈尔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陈雪梅教授也选择从美国全职归来,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在分享自己决定回国接受母校聘任以来的心路历程时表示,希望为国家培养有好奇心、有学习能力、有探索精神的人才,不辜负北大的历史使命,为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作贡献。

“等了36年才有机会访问大陆,虽然久了点,但我很高兴能去!” 癸卯闰二月,祖籍湖南衡阳、出生在香港九龙、长大于台湾台北的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马英九,终于踏上了他期许已久的寻根祭祖、青年交流之旅。他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炎黄子孙应饮水思源,不能数典忘祖。两岸同宗同源,是割不断、阻不断的一家人。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祭祀先祖,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可贵的“归来”。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是啊!归去来兮!不管什么时候,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与魂啊!





作者简介



w21.jpg

赖容,笔名万声,福建长汀人,记者、作家,曾任龙岩市委创新办宣传科科长,现为龙岩市龙融传媒集团闽西日报社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著有《第一书记在闽西》《闽西行 红土情》《脱贫攻坚党旗飘扬》等4本专著,1994年至今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1000多篇600多万字,多篇文章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福建新闻奖。



朗读者简介



w24.jpg

官凌云,一个非播音专业出身的文字小编,毕业于福建省会城市,蜗居于古城汀州,深爱着烟火温情。平凡如我,长汀融媒一名小小打工人:好读如我,总喜欢用声音与各位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情怀,愿各位都能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深深爱着她。



作品征集



如果您有适合岩声栏目朗读的文章,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文章篇幅在2000字以内为宜)

如果有适合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可选择岩声栏目往期作品试音),和我们一起传播龙岩故事。

投递邮箱:lymxxww@163.com,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岩声+文章投稿】或【岩声+音频投稿】,并附上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制图:汤熹
编校:蔡旭凡 黄达杨审核:王尚华 赖莉蓉监制:王仰华 总监制:王传龙 高营光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回/顾

●岩声丨《记忆里的花事》

●岩声丨《春天想做的几件事》

●岩声丨《春光烂漫如许》

w28.jpg

    互道晚安
w29.jpg


w30.jpg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真诚赞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