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晓雾

[七嘴八舌] 教师节浮云

[复制链接]
非法用户  发表于 2011-9-10 13:15:06 来自 Invalid来自: Invalid
[s:153]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41

主题

9036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发表于 2011-9-10 13: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福州来自: 福建福州
教师们的节日,还有领导们惦记着呢,有些在车间里一天到晚忙碌打工仔们,到了五一节连一餐慰问饭都吃不上。
张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920

回帖

937

积分

军士长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9-10 16: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宁德来自: 福建宁德
教师好歹有个节!!!!说明社会重视!!!!!!!!!!!!!!!!!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主题

7467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最爱沙发勋章论坛鼓励勋章

发表于 2011-9-10 16: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Re:回 26楼(中国狼酒龙岩) 的帖子

引用第60楼晓雾于2011-09-09 21:06发表的 回 26楼(中国狼酒龙岩) 的帖子 :
并非诉苦,并非求同情,而是主张自己的权益-----或许自己的劳动不止这么点报酬。听说狼酒也是老师,那么你觉得自己的待遇是理所当然吗?说句实话,教师中比你会挣钱的有的是。

你觉得这种主张权益的方式有效吗?徒增人们对此的反感而已!说多了的确没意思,整天像个怨妇?至于吗?值得吗?

当你无力改变社会时,只有改变自己!自从有了网络就充斥着教师待遇这方面话题,改变了什么?什么都没改变嘛!有种就像某些外地市的为了同工同酬而上FANG、到某衙门静坐某广场散步........或许还有些许短暂的效应,过后政府该咋办还咋办老样子的。

试想,你若有个嫠妇邻居,变故开始后连哭三夜,估计她的苦惨会博得你的同情;再连哭三个月,估计你会由同情变成厌恶恨闷了;倘若她哭上三年,我估计你肯定要骂娘或搬家了!同理,有些事要么实干,要么忍受想别的出路,否则别做怨妇!而教师中恰恰有一些.................

另外,我的本意并非炫耀我会赚钱,而是提醒老师别指望呆在家里指望天上“落杉毛”,靠自己的体力或者智力赚些外快补贴家用比在这里唧唧歪歪强很多!!至于你说的“教师中比你会挣钱的有的是”这句话,我是自始至终认可的,而且这句你说的话同样更适合于你:比你更会教书更多教学成果更会赚钱的多了个去了!!!

不管怎么说,我佩服肯去拼搏实干的人,等政府施舍的梦还是少做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非法用户  发表于 2011-9-10 18:08:52 来自 Invalid来自: Invalid
61楼  发表于: 昨天 22:45   只看该作者 ┊  小 中 大


呵呵,教师节快乐。
我都教了24年书了,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怎么样,唯一的是教师的心更无奈了。学校是校长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领导资源,他家的。由校长组建的领导班子只对校长负责,不对学校负责,老师是奴隶。
在职称评聘上,把领导杀了的心都有,只是觉得成本太高,没去做。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0

主题

88

回帖

182

积分

中士

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

发表于 2011-9-10 18: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惠州来自: 广东惠州
因待遇低生活窘迫 女教师哭诉“宁为妓不为师”2011年09月10日 10:02
来源:中国广播网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

回帖

29

积分

列兵

发表于 2011-9-10 1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教师节快乐
照相找我,洗相找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非法用户  发表于 2011-9-11 11:15:08 来自 Invalid来自: Invalid
【友情转贴一篇(好像是)多年前的论坛文章,也许对大家有些参考、警醒作用——中国教育,希望有更多这样说真话的人】

基层教育制约问题忧思


教育是软国防,它事关文明的涵养、人才的培养、经济社会的哺养和综合竞争力的滋养。在各级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努力推动下,基层教育总体来说,情况是稳定的、成绩是显著的,它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民族的繁荣兴旺。然而,勿庸讳言,基层教育在取得重大成绩、总体形势较好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值得全社会面对与深思,以引警催醒,调节更进。

基层教育问题形成的背景

    当前基层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生成原因的,是特定大环境下各种情势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由于当前各界素质、舆论引导的相对错位迷失,全社会对教育神圣性、重要性的共识严重不足,人们表面上、口头上重视教育,其实理念上、实际上处处漠视、蔑视教育,由此,便造成一系列无法相谐的恶性循环。许多人对教育的内涵、性质、规律一无所知,仅仅是浅薄无知地把教育与“教书”简单等同起来,视教育为一项普通平常的行业,视教师为萎琐小气的另类,认为教育无非是每天上三两节课的简单劳动,于是,从心理上凌驾教育、漠视教育、亵玩教育、排斥教育。在这种浅薄无知的思想观念与思维习惯的指导下,自然也就产生了一系列无视教育、践踏教育的隐显行为。于是,教育、尤其是基层教育在实际运行中的四面受敌举步维艰也就在劫难逃。
    其次,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在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的同时,一些所谓的专家、媒体,甚至个别代表、委员,往往又浑水摸鱼,为了种种可鄙可悲的目的而表现出乐此不疲的刻薄与浮躁。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借助素质教育、转化观念之时势,打着“保护祖国未来”“为平等教育鼓与呼”的旗号,在必要、合理的改革转换之外,往往趁机起哄,不顾后果煞有介事地一味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以捞取自己的各种私欲,达到名、利、欲三收。他们往往不顾教育队伍人多事广、时地互异的处境,似乎处处煽风点火,一方面躲在自我抬升的象牙塔里,提出许多不切实际、哗众取宠,表面上激昂慷慨、义正辞严,骨子里却是为了自逞英雄、自我标榜的所谓教育新理念、新法宝,纵容讨彩唯恐不及。另一方面他们又抓住教育部门文弱尔雅的软肋,无知偏狭、凌弱逞勇,不顾时情背景,大肆传播一些损毁教育整体形象的所谓热点焦点,一旦教育、教师中出现一点风吹草动,他们便一叶障目、劣伎争演,唯恐天下不乱,四处倒腾炒作、指手划脚,以趁机自我标榜、自我包装——他们哪里会凭良心说,即使教育、教师中真的出现了一些反常背理的事情,那也往往是社会环境长期漠视、压抑、践踏造成的!教师正是生存在这种悲剧循环的魔方之中!这种打死老虎掩怯显勇式的舆论挑嗦,使全社会对教育更是群起围攻,贬斥自逞,讨利讨彩——现在,教育似乎是凡事有罪,学生、家长和社会是凡事都对,而教师则是死有遗孤践踏了也是无所谓!现在社会上一出现什么问题,责任都推到“教育”及“教师”身上:社会犯罪是“教育” 的错,意外事故天灾人祸是“教育”的错,道德沦丧文明败坏是“教育”的错,学生性情怪僻心理残缺不成人气是“教育”的错,甚至人们不会擦屁股大概也是因为“素质教育”没抓好!而要是教师自己或亲人被禽兽学生残杀、陷害、侮辱了,媒体上大篇的报道、评论则更是堂而皇之地反责“教育之错”!如此乱罪强推,教育自然成了群丐聚哄的街头卖艺,谁都可以指手划脚、盛气凌责。至于飞船是如何上天的,现代化是如何推动的,时代文明是如何进步的,经济文化是如何发展的,则谁也不会去追溯教育的功劳,仿佛它们都是从地下崩出来的。而如此无知歪曲、权责失衡、主次错乱的舆论观念,在成全一大批所谓专家、媒体的同时,尤其造成了对学生及家长、社会的挑拨纵容,使他们对教育的反向行知更加肆无忌惮,也更加理直气壮。
第三,似乎教育只是教育部门的事,甚至只是教师的事。现在的教育,似乎根本没有谁去保障呵护、用心负责,现行的几部关于教育、教师的法令法规,与其说是对教育、教师的关心重视,倒不如说是对教育、教师的限制警示,至于社会的责任、教育的尊严、教师的权益,则几乎是一片空白和苍白。当前现实中,社会只知责难的权力,却毫无义务的羞愧,许多部门、甚至群众,在发号施令、逞威索取、嘲弄使坏的另一方面,是对教育事业的毫不作为。他们根本没真正把教育及教师的内涵尊严与生命价值放在眼里,化作职责,他们只知发号施令,不管学校死活,即使明明自相矛盾强人所难,他们也理直气壮一意孤行,而要他们承担责任解决问题时,他们又不屑一顾原样打回,有的甚至还歪用心思反挖教育的墙脚!而一旦出了点问题或事故,那罪该万死的肯定是学校及老师。这是基层教育举步维艰的最直接的原因及阴影。

大背景下催化形成的基层教育隐忧

    以上社会背景及地域情况的错综影响,自然催化生成了基层教育的许多问题,兹予简要揭示,以供引警面对。
首先,由于漠视和轻视,社会对教育的软硬投入及运作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和挫伤了基层教育的进取挑战内力。软件方面,从尊师重教的风尚理念、教育内涵规律的把握调节到综合政策导向的生成落实等等都问题重重。学校没地位,老师没尊严,校长没形象,教育沦为奴仆,斯文扫地,何来奋发锐进?,硬件方面,由于教育的位置其实并没有真正摆入人们的职权天平,情况更是惨不忍睹。别的不说,在当今连普通市民、村民都住上了砖混楼房甚至别墅洋房、月收入随便都有几千元、生活娱乐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学校老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老师,即使有地方住,却也居然还住着低矮阴暗、上破下漏、东倒西歪连猪圈牛圈都不如且还仅有几平米见方的“房间”,居然还在为教室和活动场所的安置问题费尽周折,居然还看不上电视、找不上图书、谈不上恋爱,只能如机械般不停运转,如困兽般麻木度日,居然还在为三餐问题发愁为家庭生存心酸——教师平均千余元且一清二白个费个付的工资,无论怎么说,都是让人惊异和心酸的!可是,面对这种悲凉,一些无知昧心的人反而还要说教师工资不低了,每天有三四十元,还有寒暑假,比打工拣破烂的好多了,若嫌工资低,就去干别的!如此世态,叫人还有什么话说呢?教育是一项经长期磨砺沉积才能形成的知识密集型劳动,居然有人把它拿来跟打工拣破烂相比,这其中的无知、恶意和悲哀自不必说,而尤其应看到的是,教育同时也是专业强征型行业,一个人在较高智能水平基础上经不断沉积培育,其行业趋向表征便将不断被强化、固化,而与此相消长,其其他方面的适取能力也就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淡化、弱化,因此,一个人成为教师后,其生存方式与人际空间便已然被压缩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毫不负责地以“嫌工资低就走人”来要胁作贱老师,是显失公平的,也是违背起码的天理道德的!由于实际收入极低,地位形象被作贱,现在的基层教师,往往成了街坊邻里、人际交往、行事发展中最尴尬最无奈的群体,相比之下,他们明显显得生活清苦、人际冷落、形容枯槁、地位卑微、遇事无助,甚至平时街坊邻里有个口角是非、受胁争夺,人家也总是理直气壮地在他们面前逞威占势,欺凌刁难!要是教师有起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他们会囊中羞涩人际尴尬吗?他们会形象萎琐遭人鄙视吗?无知小人敢对他们嚣张逞威吗?尤其应注意的是,这些教师当中,许多人是因当年无人从教的悲凉时局而被强行限制在教育行业的,他们当年本是可有无数选择的同样鲜活的大学生啊!他们当年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的关爱,因国家需要作出了巨大而无奈的牺牲,而现在,不但得不到任何补偿,反而还要遭受更多的不公,这是什么道理呢?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奉献进取,所谓教育振兴,恐怕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其次,社会舆论对教育不切实际不负责任甚至颠倒是非的苛求与侵染,造成了全社会道德认知与评判的扭曲。在各行各业均可视教育为奴仆的同时,教育及学校、教师更成了可以人人宰割的唐僧肉,指责的、命令的、索取的,挤压的、嘲弄的、捣乱的、逞威风的、强人所难的,谁都可以咬上一口。一些低俗无知的百姓,因为对其他行业不敢撒野,似乎尤其以敢于闹腾学校为勇为荣,搞得学校疲于应付,有口难言,教师无所适从,心力交瘁。在当今一些人心里,似乎教育是十恶不舍、无冤可伸的,似乎教师是活该受罪不用人道的,即使死了,也是不屑一顾的!现在的社会,人人都有权力,就是学校和教师没有权力;人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就是学校和教师要负天大的责任;人人都要受到保护,就是学校和教师不受保护;人人都应舒服享受,就是教师永远不能喘气咳嗽;人人都贡献巨大价值超凡,就是教师形容枯槁却毫无功劳;人人都很尊显娇贵,就是教师低贱卑微,活着白活,死了白死!如此世风,学校及老师连应付躲闪都无心无力,如何去用心钻研、管理、教学?文化氛围校园底蕴如何能衍生积淀与濡染?尤其是面对如此放纵刁蛮无人制约的舆论、学生及家长,学校及教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叫人如何是好?
    第三,社会环境的驳杂挑动、麻醉诱惑,严重涣散了青少年的道德意志与进取精神。现在的网络、影视、书刊、社象百态、家庭环境、社会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说,是并不纯粹的,它们无时不刻耳濡目染地侵袭着青少年的心灵,抵销着正面 教育的影响,涣散着健康奋发的风尚。色情、暴力、隐迷、怪异等方面的危害性自不必说,就是历来承担主要引正功能的社会、家庭甚至学校,其价值取舍也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力。现在的社会,五色纷扰,本已让青少年眼花瞭乱,而在纷乱中逐渐衍生推涌出来的新的读书无用论,更是严重麻醉着青少年两难无奈的心。现在的许多家庭,稳定性差,成员难全,气氛淡漠,往往失去了对青少年的熏染培育功能。更有甚者,家长本身不学无术,素质低劣,人格沦丧,轻者影响青少年的品学涵养、行为表现、价值取向,重者则干脆邪身歪引,故意灌输歪理邪说,让青少年与学识、学校、群体及社会作对,从小养成厌学无取、堕落无为的病态性格,损害自己,也损害别人。而现在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由于种种无奈,加上利益机制有机可乘,因而也就从校长到老师似乎都把少儿教育视同儿戏,不管不问,得过且过,甚至投机取巧,是非颠倒,挖空心思蒙混过关,沽名钓誉,只图把学生交给中学就万事大吉,造成了少儿成长原生力的严重先天不足——现在一些地方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毫无行为习惯可言,整个就象一群游禽野鹤,中学在这方面不知得花多少补救的心思,而这个阶段再来补救扭转,向度、难度与时差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领导班子的素质品位与指挥管理值得反省。领导是集体的灵魂资源,领导班子水平涵养的高下,是一个集体成败兴衰的风向标,尤其是对于素质低下的领导班子,其权力越大,给教育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教育行业各领导班子,总体是不错的,负责任的。但也不可否认,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是存在的。由于社会环境、机制运行等各方面存在的漏洞与偏差,当前教育行业品德涵养、学识境界常常得不到尊重与倡行,领导队伍当中也就不可避免地杂入了一些学养不深、视野狭窄、思维浅陋、品质低俗、行事唯私、威信丧失、下属涣散的人,有的恐怕连起码的组织原则、工作程式都搞不清楚,造成集体上下无谓纷繁的错乱消耗。由于受学识素养、视野品位、世俗行止的制约,一些人无法深入教育教学管理调节的境界实质,只懂得做一些细枝末节肤浅表面的文章,发现不了也不想发现实质问题,把握不了也无从把握本源方向,面对本象,无法高瞻远瞩从容引导,只能茫然漠视甚至盲目损斥,以自己鄙陋可笑的认识水平挫损折腾本该生动活泼的尊雍万象,遇到问题,也无法顺源舒襟疏导解决,只能不问情原粗暴鄙陋地推脱或压制,至于下面的真正困难、想法、感受、意见,往往一概不管。更有甚者,反而盛凌师生,蔑视学养,颐指气使,瞎指挥胡折腾,整天以欺下瞒上、吃喝玩乐、投机钻营为荣,人前人后,自以为是,自鸣得意。至于那些把集体当作自己几个人的私有财产,一切以个人目的为出发点,搞团体拉帮派,故意勾联一气,厚此薄彼,顺讹欺良,以及玩弄权伎,阴险鄙陋,操纵、侵蚀集体隐显资源、损公弃明的现象,则更是让人寒心,催人涣散。
    第五,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亟待整顿。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挤压、磨蚀、诱导,教师队伍也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异化分化弱化现象。首先,教师们长期生存在一个荒漠不平、贫瘠无奈的环境中,学识气质根本无从提升,学养风气根本无法形成氛围,奋发奉献也基本失去了精神的支撑,只好苦挨度日,疲于奔忙,或顾影自怜,破罐破摔,得过且过。而一些有良心的老师,也只能在心痛与无奈中承受迷茫与煎熬,长此以往,也日渐麻木。其次,受当前利益的诱惑及机制人为的驱动,一些学养不深但善于算计的老师便趁势而上,春风得意。这些人世故奸滑,操控是非,结伙互利,行为低劣,一方面侵蚀蛀噬着教育的隐显资产资源,另一方面,又直接加剧了团体内的失衡混乱,抵耗涣散,造成正气不彰,关系不顺,政令不畅,是非不分,人心不聚的严重后果。另外,一些地方个别自私狭隘、心术不端的中老年教师,则在年深月久的自我固守中自然形成了一股我行我素、推风助雨的特殊势力,他们或顺或冲,镶塞影响着集体的情势。至于部分老实安分的教师,要么懵懂度日,无向可进,要么看破自慰,落得清闲。凡此种种,都有待齐抓共管,整顿整肃。而尤其令人悲哀的是,这种种现象、情态,在长期的相衍相染中,又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歪引邪合、顺恶欺良的低俗环境与价值氛围,从而不断培养出大批新的见风驶驼、投机取巧、不讲是非廉耻的人群势力,循环反复地冲击瓦解着本已脆弱的学养正气。
第六,由于当前一些地方教育布局缺乏规划意识和政策意识,没有全盘把握问题,未顾及区域特征和不同的投入情况、生源状况、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一味以考取高一级学校的人数来衡量学校的存在价值,偏颇评价,草率取舍,造成结构不均,资源不畅,优势难显,竞争乏力。而法令规章的随意虚置、社会观念的藐视自任、师资生源的无序流动等等,更是颠覆了教育的严肃规整,加剧了基层教育的重重困难,并形成连锁反应。

基层教育急需落实的几点思路

    问题摆在面前,情况纷繁复杂,作为不够景气的基层教育,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思路与措施呢?
    首先,要通过高端强势的会议、讲座、媒体、活动、标语等在地方上下所有干部、群众当中迅速开展一场基层教育发展的大动员,大布署、大思考,以明确教育的内涵、规律及价值,共同营造基层教育发展的肥沃土壤和葱茏环境,让基层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依之山,有仰之势、有恒之星。
    其次,要分清层次,明确任务,迅速出台一系列各级政府部门及村居组织服务教育事业的考评奖惩机制,并强力追踪落实,让全社会共同对教育负责。教育是人性化最强、社会性最显、涉及面最广、后潜力最需的社会化立体工程,是任何人任何部门都无法一肩独担的。明确了这些特点,全社会就应该形成一种共同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社会不能反常无知地只向教育逞威、压榨、指责、命令,而应引警自律,感时体责,多为教育解决一些问题,多向教育倾涌一份尊重,校舍设施问题、待遇尊严问题,校内外的综治秩序问题,学生及其家长的滋事扰乱问题、尊师重教的民风引化问题、学生事故的责任保障问题、流生问题、后进生问题,都应在强大均衡的合力下由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以让学校及教师从纷繁错乱的尘杂中解脱出来,回归教育用心的风雅本源。
    第三、要着力推崇学识,致力培育文风,合力沉淀底蕴,让教育及学校真正成为一片儒雅奋发的热土。我们要在大动员、大布署、大思考的基础上切实回归本源,转换机制,崇正风气,运行措施:首先,要以学识素养而不是以投机取巧善于营谋为主要出发点,配备调整和强力扶持激励好有关领导班子,让他们真正能以开阔的胸襟视野和深厚的学养底蕴沉入教育、浸染气质、维正公明、源启思路、指挥管理,这是事关教育命脉本源的关键所在,因为一般情况下,学识涵养深的人,他不但业务底蕴丰厚从容,而且也较为正直守义,而这才正是教育文化事业所必需的。其次,要以学识素养及教书育人为出发点,调整完善并切实落实好各种机制体系,多方面多角度规范培育师生的素质能力,崇正弃邪,整肃气氛,扭转并涵养教育教学的肥田沃土,促进师生真正的健康全面发展。对个别不思进取、用心不正、逆流而动的,要切准正邪,坚决处置。第三,要从主流大局出发,摒弃一些人自己学历低下就极力散布“学历不等于能力”以维护他们自身利益和面子的怪调,要在各级各类晋职晋级、考评考核中坚决突显学历层次的权重比值,让学历修养深入人心,形成引领泽熏氛围。第四,还要大力提倡并保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领导及老师的全面培养,让他们真正内厚外博,纵横有致,学有底蕴,蕴有所活,以拓展视野,提升品位,润泽教育。
   第四,在迅速、大幅提高教师待遇尊严、确保教师素质涵养、让教育突显应有形象气质的基础上,应面对实际,突破所谓的专家迷信、媒体惊乍及代表委员的茫然议论,坚决执行保护与惩戒兼顾的原则,分清界限和程度,严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让学校及老师有据教育,有心管理。同时,每个相对区域应高质量开办一所工读学校,必要时,可将部分学生遣送其中,另行教育,并且此项工作不作为学校及教师的评价依据。这样,才让学生形成健全负责的价值观念,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起码的认知保障。教育是要改革、方式是要转变,后代是要呵护,但也要记住,教育不是旅游,更不是休养,崇尚享受,迎合放纵,显摆尊贵,我们是要培养塑造人的,是要打造经得起风雨的国家民族的后备支撑力量的,我们没有片面标榜哗众讨彩的悠闲资本。在当前人口素质、社会环境、体制风气、涵养氛围一片错乱低俗的情况下,在基层教育中片面强调所谓的平等教育、自主教育、赞赏教育,只能变成纵容庇护、放任自流、养患藏奸的空想教育,这表面上宣称的是保护后代、保护未来,实质上是贻误后代、贻误未来!
    第五,应迅速理顺各类隶属、管理关系,以达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目前的基层教育,这方面的不协调问题也是极为突出的,这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尊显运行、顺畅指挥,有序发展。首先,我们要在分清条块,明确职责,落实奖惩的同时,归口调整好行政隶属问题,完职高中应统一排序定名,党政一律收归县级管辖,初级中学及小学学区党政一律收归局管,同时,应坚决给予他们相应级别的权责配套,以提升形象,对口运作,培育底蕴。其次,要严格奖惩,让乡镇及其他部门摆正位置,无条件服从服务教育事业,主动投入,做出实绩,接受教育部门的检验评价,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正好相反。第三,有关部门对教育部门的一切检查监督,一律应派遣比被检查监督的教育单位高一级的职能部门进行,以明示对教育单位的起码尊重,回归教育的形象份量。
第六,要正告、教化舆论媒体及代表委员,注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格素养与层次方向,明确自己起码的道德原则与责任要求,懂得深入实际,分清源流,把握大局,公正发言,不要不顾实际,不分情况,随意炒作讨彩,不断给教育带来重重霜寒!  军队存在不少问题,能乱报吗?警察无法保证世上无犯罪,教育就反倒要对所有社会问题负责吗?铁路事故可享受避责保障,事件事故概率无限之大的教育部门就非得要承担无限之大的责任吗?凡事都要设身处地摸摸良心呵!倒是有利树立教育形象、激发教育情感、提醒教育关注、引导教育风尚、凝聚教育合力、促进教育发展的人和事,要多关注、多报道、多传扬吧!
    以上是对当前基层教育问题的一些初浅探寻与思考,因是问题探究,也就不免显得沉重而率真,在此陈列出来,目的是给人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反思,以求教育事业的警醒振兴及社会事业的和谐进步,不全不当之处,敬请大方之家多多见谅指正。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非法用户  发表于 2011-9-11 12:33:48 来自 Invalid来自: Invalid
你觉得这种主张权益的方式有效吗?徒增人们对此的反感而已!说多了的确没意思,整天像个怨妇?至于吗?值得吗?

当你无力改变社会时,只有改变自己!自从有了网络就充斥着教师待遇这方面话题,改变了什么?什么都没改变嘛!有种就像某些外地市的为了同工同酬而上FANG、到某衙门静坐某广场散步........或许还有些许短暂的效应,过后政府该咋办还咋办老样子的。

试想,你若有个嫠妇邻居,变故开始后连哭三夜,估计她的苦惨会博得你的同情;再连哭三个月,估计你会由同情变成厌恶恨闷了;倘若她哭上三年,我估计你肯定要骂娘或搬家了!同理,有些事要么实干,要么忍受想别的出路,否则别做怨妇!而教师中恰恰有一些.................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212

主题

3万

回帖

5万

积分

版主

文学沙龙  

社区劳模勋章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勋章论坛鼓励勋章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最爱沙发勋章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灌水将军灌水元帅

发表于 2011-9-11 1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教师节已过,中秋节已临,还有什么感想
猪都比我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