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张旭

知青回忆结集

[复制链接]

462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中校

论坛鼓励勋章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勋章论坛顶梁柱顶级劳模灌水将军社区明星勋章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实名认证网站元老勋章

发表于 2014-11-27 2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
写得太精彩了[s:205] [s:205] [s:205] [s:205]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9036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4: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肇庆来自: 广东肇庆

Re:知青回忆结集    鬼火

知青回忆——“鬼火”

人是社会动物,如果离开人群,没有语言交流,孤身一人,面对莽莽大山,森森树木,晨钟暮鼓,日出日落,清风明月,阴晴雨湿,你的感觉怎样?如果时间长了,真是个“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煎熬。
事情发生在1973年,毛主席给李庆霖写信那年。算算从1969年一月份进村,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原先热热闹闹的知青食堂只剩下我一个人打开厨房门。有一天早上,像平时一样手里端个碗倚在门前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稀饭,一边看着眼前人们出工前行色匆匆忙碌的风景。队长路过,挤身进来说看看你的灶厦。本不想让他看我的窘境,他偏偏非看个究竟,挤身进门,看到灶上一碗咸菜,揿开锅盖,这个原先可煮八、九人吃的大锅,除锅底一圈外,余皆锈迹斑斑。见状,转身一言不发走了。
当天晚上,他找到我,说:“揭开你的锅,打翻了我的五味瓶,只知道你一个人开伙,没想到竟然凄苦至这般田地,风里雨里,又要出工,又要洗衣煮饭,单身汉的日子真的不是日子。不看不知道,看了心里不是滋味,难为你了,不然你到周屋塅去。村里要在那里办个养猪场。平时不要干活,只有十来亩的田水帮忙看一下就行。上三里,下二里,没有人家,荒村野店的,给住在场里两个妇女壮个胆。工分照记,一年算起来比干活还能多拿工分。”我觉得自个性格比较内向,是一个能耐得了寂寞的人。当即答应卷起铺盖去周屋塅当个守场人。心下窃喜从此可以过上不要自已煮饭,不要每天紧赶慢赶磨刀备斧上山的人了,有的是时间去想自己的心事,看看门前的花是怎么盛开的。看看蜜蜂嗡嗡营营怎样采花酿蜜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我扛上的自已的生活用品,跟队长一起来到了距离村子七里地到周屋塅公路才三里的养猪场。想想从今天开始可以安排时间的生活了。从今天开始,尽可以不理会队长催促出工的哨音了。尽可蒙头大睡睡个够,一路想,一路觉得有种解放的感觉,心里美滋滋的,脚步顿时轻快起来。七里路,很快到了。养猪场的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是武平嫁上来的讲武平话,沟通困难。一个五十来岁叫满嫂。全家上山下乡的。人很好,话不多,孩子和老公常会下来陪伴。我们三个人日子只有“小张,量米蒸饭了,水热了,去洗澡了。”招呼对话,无话可说。有时她们有些好吃的也会分些我吃。有一些日子,觉得来到周屋塅的是正确的选择。成日里你爱睡多晚可以睡多晚,至少,一日三餐,他们会热情地给你煮饭。有菜她们也会给你炒。有时她们洗衣服的时候连带帮我的衣服也洗了,只是我自己时间太多,不好意思麻烦她们吧。年纪轻的负责拔猪草,年纪大的负责煮猪食和蒸饭。日子像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流淌。那个年代手里最没的是钱,最多的时间。怎么花这时间,倒成了每天起床思考的问题。今天想去看看那个山坑没去过,去看看有什么好风景。明天去看看路过野猪脚印。周围就是没有人气,抬眼望去的是一眼望不边的森林树木,莽莽苍苍。到处是比人高的茅草树枝。有时虽有烂漫山花点缀在山间,带来些新鲜感,毕竟被无边的绿海淹没。有种排山倒海的压迫感。有时就在阁楼边发呆,看天上飘来的云,,看云卷云舒。捕捉对面山上公路汽车爬坡的轰隆隆的声音。孤寂一寸一寸侵蚀我的肌体。喜欢站在阁楼上看对面的小路,看看有没有人经过,如果有人经过便大声打个“鸣喂!”希望过路的路人进来坐坐,递上烟,说会儿话,不管能不能讲得来,就能高兴一阵子。更多的时候是没人过往,只有山风在河边刮过,空留一片片水痕。也想过打发寂寞的办法,找书看,那个年代又是文革时代,上穷碧落,下黄泉也找不到书看。只能找到“红旗”杂志和大批判的报纸。
那年的四月,实在无聊,去追赶头上飞过的蜜蜂.看看从那里飞来的。几次三番耐心观察找出这巢蜜蜂蜂巢就建在距猪场对面的的一棵大树的树洞里。找到村里的一个朋友用烟熏的办法收取了一巢蜜蜂,几斤蜜糖。后来还把这巢蜜蜂带回了县城。
去山上摘过野香菰。当地人不带我去摘红菰,红菰生长的地点是每个人发现并保守的秘密。小河边有杨柳树,倒下的杨柳长满密密麻麻黑木耳,经常摘,经常有。当地人都不吃,有一次采来吃了,味道极好。他们说本来肚里没油水,木耳太刮油。
也去捡过死野猪,一个当地人装土炸弹炸伤了野猪。叫我们帮忙寻找,我们沿河一路寻找,披荆斩棘,找到野猪时,野猪肚子有点鼓起来。拉回来剖开,臭气扑鼻而来。真应了一句成语“狗咬骨头空欢喜。”
夕阳下山的时候,或是阴雨绵绵的时候最想家。思绪飞回城里,回想悠长的石径小巷,木拖敲打卵石路的声音还在脑中回响。夏夜,亲人邻居互致问候。门口一起说话聊天,消夏。仰望天空,月亮在朵朵棉絮般的云朵中穿行,听大人们讲故事。想想眼泪止不住掉下来。眼前有什么?只有不知疲倦的虫儿的呤唱。只有风在轻轻吹过,小溪水流叮叮咚咚流过的声音。猪圈猪们的哼哼唧唧声音。是时无边的孤独一阵一阵地袭来。无边的孤独排山倒海般一阵一阵地袭来。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我要逃离,逃离这无边无涯的孤独。
是时,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如果今夜不逃离这孤独我会发疯的。我要走七里的山路回到有一百多口人的龙头村,我要跟村民聊天。我喜欢和村民无拘无束地说着事,即使一句话不说,静静地听他们说着家长里短,插科打诨也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温暖,是人气。天黑黑的。没有电筒,没有蔑针摸黑也要回村里。此时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临行,跟两个妇女告诉一下,她们说这么晚了不要去了。
雄纠纠,气昂昂上路了。好在一轮明月当空高悬,照亮了回村子的路。没有电筒,没有蔑针火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只是到了周屋坑水口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每个村子的水口树木都得到保护,遮天蔽日。白天通过二三百米的水口也觉得荫森森的。晚上通过时有段路几乎是摸摸索索通过的。
过周屋坑的时候,有狗吠,主人出看了一下,打个招呼,说没火没烛上龙头,要不要找几根蔑针点亮点亮。我说算了,又匆忙赶路。
回村的小路,又淹灭在莽莽森林中。循路前行,树木太浓密,月亮的光透不过来,眼前只是黑古龙冬一片。偶尔只把萤火虫的亮还能带给我的一丝丝惊喜。只能凭着记忆像瞎子摸索前进。距龙头村子还有三里路左右,有个转坳。全是高高大的树木和浓密的箭竹。阳光灿烂的日子,都荫森森的。那天晚上偏偏出了状况,村民经过此处大白天还会大声喊“乌喂”壮胆。那天真的考验我。经过转坳的时候竟然有几节白螢螢的光在路旁闪烁,如果是萤火虫会移动,一直在那。路的上去有几只坟墓,我是知道的。我想总不会是撞鬼了吧。有点像鬼火吧,村民经过此地常常大声喊”“乌喂”或许是避邪吧。一想,心里便着了慌,眼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谁来拯救你,只能求求菩萨保佑吧。可是我又偏不信这些。一边急步前行,倒回去望一眼,总觉得那光亮像萤光,不会是鬼火吧,心里一直咚咚乱跳。一路小跑跑到村里,不时回头看看,有没有什么在后面跟来。当看到村民点点的灯火当时心情真是喜出望外,恍如重生一般。
来到队长家,小小的厅子坐满一屋子的村民。七嘴八舌说着表示欢迎我的到来话语。主人刷锅,点火煮个点心款待我这客人。席间说起遇到鬼火的事,队长笑笑不置可否。第二天经过的时候,发现昨晚发光的好象是竹根。后来问乡民他们也事曾有发生,他们晚间经过这段路的一般都不敢独行,他们说我胆大包天。我平时不相信鬼,查过书说是富含磷的土壤植物根系会产生发光。后来就释然了。
以后晚上再通过此地块的时候不再害怕了。
但有一次,被一个真的人吓怕了。一天,已是晚上九点了,想起生产队还一件事没有处理,匆匆忙忙上路了回村。当天,月黑风高。快到村子的时候有一座亭子,一个上杭木匠从村子下来,联系干活的事。手拿一把五尺一路蹦蹦跳跳下山来,我是回村子上山,一路走一路想心事,他到我面前几乎跟我碰个满怀,他倒是吓得几乎失色,手举五尺要打下来,说你走路怎么不带火。他说,我多年出门做工练就了不怕老虎,不怕鬼的胆子。竟然还碰到一个比我更胆大的。那次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更加不相信神鬼之说。
张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主题

3959

回帖

3708

积分

中尉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勋章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4-11-30 2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嘉兴来自: 浙江嘉兴
拜读“鬼火”,言语朴实,却其情其景让人身临其境,谢谢
相逢是百年前许下的愿 而相识是今生的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9036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6: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嘉兴来自: 浙江嘉兴

Re:知青回忆结集  误人子弟



误人子弟
梧桐花开的时节,好看的梧桐花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洒了一地。无味的日子一天一天过。那天,我扛把锄头跟着社员一起修水渠。行至半路,迎面走来一个同学。他上山下乡在四都公社楼子坝下门地,在村里当民办教师。他跟我一路走回村里,一路说事,他说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去办,大慨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学校里的教学又不能耽误,想请我去帮忙代他一段时间的课。我这个人对待朋友比较随和的,能够办到的也能尽力而为。何况生产队里呆久了,也想换换环境。我说,行呀,只是得跟队长请假。我的队长爽快地答应了我的假期。
第二天,我们出发去“下门地”,开始体验教书育人的生活。从我下乡的龙头生产队到楼子坝下门地有四十多里路程。一路走,他一路介绍情况,他说“下门地和姜畲坑都是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据点村,曾遭国民党的烧杀抢掠,村里至今还留有断垣残壁,有些冷清。村里六户人家,四十多口人,六个学生,二个年级。不难教的。”那年代,公路只开到楼子坝。过了楼子坝有个村子叫新田岗,新田岗对门耸立着座大山。大山莽莽苍苍,进下门地的小路就是从这头山脚曲曲弯弯蜿蜒翻到那边山脚的。小路淹没在芒草和树林中,走进里面像走进幽深的隧道。一边走还得注意脚下,不小心则崴了脚。一边走,一边思忖这里比我下乡的龙头村的地方更加蛮荒。同学说:“是,前二天队长‘细鬼’还打了一只豹虎呢。”
翻过山,小路一路弯曲直插沟底,眼前只见林海茫茫,绿障壁立。一条小溪流过小村,七八处房舍,三五十亩田地,十分冷清。仰头望天,天才巴掌大一块.村里的小学没有专门的校舍,教室就设在村里的保管室,是一间敞口厅。门前是村里的晒谷坪和潺潺流过的小溪,牛儿在溪边悠闲地吃草。平时,村民路过也会在门前看看新鲜。老师的起居就在学校旁边的一间阁楼上,阁楼很矮,得弯腰低头才能进门,有一书桌、桌上放着教科书和学生作业本。周围没有邻居,大家都生疏,也没有村民找我聊天,下课后,便躲在阁楼里,看看书。下门地周围都是险峻高山,村子被巍巍群山所包裹,有太阳的日子也是早早下了山。我去的时候正是春三月,阴雨连绵,长夜漫漫,半夜醒来,听到的是屋后竹笕水流下水叮咚水流声,山风沙沙吹过的声音,楼下老牛咀嚼的声音。四下里没有邻居。草丛中能翻找到去年没收上来的南瓜。
那时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课本没有司马光砸缸之类的所谓“封、资、修”内容,以毛主席语录为主,识字教育为主。能天天来上课的有四个学生,有二个女孩带着弟妹上学,来一天,不来一天。深山里,有的村民见识少,不懂学校的规矩。一天,我正全神贯注讲着课,没想到,身旁突然出现一个村民,面向学生像树桩一样杵在那发呆,他想来当老师了。我只得停下讲课,跟他讲学校的纪律,婉言劝他出去,学生们也叫他出去,他一边往外走去,心里还老大不愿意,嘴里不住地嘟嘟囔囔不知道骂些什么。学生少,在课堂上讲课找不到感觉,老师常常和学生亲密接触,坐在一张桌子上。只有带学生念课文的时候和教学生识字的时候,生字写在黑板上带着学生一横一竖书空比划时才找到点当老师的感觉。我生来是五音不全,学生们吵吵着要上唱歌课,让我犯了难。把原老师的二胡拿来伴奏,终究我只会拉“东方红”“北风吹”会拉的歌不多,学生也合不上节拍。看来单人校是要五项全能的老师才能应付。代课将完的时候碰到了队长的小媳妇招了个男孩入赘,办了场热闹的婚礼请我去赴宴,婚宴请了鼓乐手吹、拉、弹、唱。那次,我见识了大山里婚宴的别一种热闹。只可惜那个女的饥不择食,有点过份,大家还在闹房的时候便拉扯着新郎进新房做事去了,让大家有点扫兴。
后来,也在我大队的溪口、黄坊、赖坑代过课。赖坑小学代课的日子最好过。因为是给公办的袁老师代课,学区给代课老师有二十四元一个月的工资。两个老师每逢周末,去三里外的溪口供销社打来三斤冬酒潇洒一次。柴火都是学生劳动课去砍的。每周有一个下午劳动课,学生们说去劳动个个兴高采烈,过节一样。劳动课去创收,砍车间竹到公路上卖,有的学校一年的创收有一二百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购买煤油,购买教学用品。学生们个个是劳动能力,有些个子大的学生,砍回学校的柴火老师扛不动。印象最深的是,在黄坊小学代课的日子。上课了,一个女学生肩上扛一把锄头,手上用菜叶包了一大包茄秧。我问,“你拿锄头干嘛来了?”她说,“给你种菜呀。”我说:“我不种菜呀,原来的老师快回来了,他自己会种呀。”“我看着地荒在哪里真可惜,刚好我家里的茄子秧还有些,我就来帮你种下。”我说:“种下还要管理浇水什么的。”“这算什么,我包了。学校里的尿水这么多。”农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计划生活,真懂事。溪口那一带学生家长特别尊敬老师。
那个年头大家粮食紧,家长情愿自己省点也要请老师吃饭。正月老师回到学校后,有半个月以上时间都不要自己开伙,学生家长一家一家轮着请。排上轮值表,谁家中餐,谁家晚餐,大的宴席必定是把老师安排在首席的位置。事情过去四十多年了现在的乡村变化太大了,听说,整个溪口小学五个老师教十来个名学生,高年级的学生要到四都完小去读书,沧海桑田,以前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张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9036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知青回忆-罪过


   这几年,我上山下乡村子的老乡,会抽空进我家来坐坐,说说现在,讲讲过去。他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我回第二故乡走走,说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不再是往年缺衣少吃的年代了。现在种地就像玩儿一样,只要种一季,亩产超千斤,够全家吃二、三年。他们说:“过去的日子简直是罪过。”
     一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72年5月的一天。荣溪大队民兵连组织的十几号基干民兵锄苗队雄赴赴开进龙头村。举着“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标语,臂缠红袖章,一人抡一把劈刀,就像鬼子进村一样闹闹嚷嚷向村民薯芋地里冲去,对准那些无辜的薯芋挥刀砍劈。此时薯芋正是旺长的时期,有一人多高,黑油油的一片。只见劈刀寒光闪过,一片薯芋拦腰倒地,三下五下,一大片薯芋倒地,地上薯叶狼藉。闻讯赶来的村民冲进薯芋地,不顾头上舞动的劈刀,以身拦挡护薯。听到消息,带着孩子布娘的放下怀里的孩子,田里犁田的喝住老牛,收起犁耙,纷纷往自己的自留地里奔去。有些年轻人直接冲向前去,和民兵们争抢劈刀。有些来不及拦挡的看到自家倒地的白花花的薯芋叶,心痛得倒在泥水地里地里手舞足蹈大哭大闹起来,哭声震天,一身泥水,披头散发,场面好不凄惨。当那些怒火冲天的年青人从四面八方赶回村里明火执仗准备跟民兵们血拼时,民兵们也知道惹了大祸,偃旗息鼓一个个灰溜溜出村去了。这些参加铲“资本主义苗”的民兵们事后说,做了不该做的傻事,有二、三年时间不敢到龙头村作客了,生怕村民找他们算帐,面子上下不来。本是上村下邻里常来常往的乡友,因了铲苗行动得罪了龙头村民。让他们弄了个“驼背老子两头不沾席。”   那个年代是“农业学大寨,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集体经济,一年到头生产队里人均口粮才200多斤,还不够半年的口粮.,禾刀子放下就没饭吃了。粮食吃不够,总不能等着饿死。于是他们起早摸黑在田头地角河沿,见缝插针种些薯芋,期望“春天一镢头,冬天一碗头。”就这样的为了吃饱点的事,被一些人说成是“资本主义的苗。”组织民兵铲除。 二,差点噎死   事情也是发生在七二年青黄不接的一天。龙头生产队在村子5里远的周屋塅建一个养猪场。村民们多材多艺,建房子筑墙都是村民自己动手。那天,筑墙工程就要完工了。按常规,做完工都得表示一下。队长叫队里秤了二十斤糯米带到现场去打糍粑庆祝一下。听说这个消息后,这天参加筑墙的队员特别踊跃。在这饥饿的季节,难得生产队有一次请吃的机会。当天大家干劲特别足,筑墙的捣棍舞得更欢快了,“啪,啪”,补墙拍打声特别响亮声传数里。不时来上几上几句山歌,歌声在沉寂山间回响。下午四点,大家闹嚷嚷地说,赶快烧火做饭。那个年代大家都饿。时不时掂记着完工的糍粑,能吃饱一次糍粑,是多少人的期待,是多么美妙幸福的事呀。  太阳西斜的时候,有个上了年岁的老农,对我说“罪过呀!生产队吃一次糍粑,害人家中午都没有带饭来。”他手指旁边的一个青年说,:“你看,他中午就没有吃午饭,现在饿得虚汗直流。”在大家“快|快|快|”互相鼓励下,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筑墙工程终于宣告完成。从墙头上下来收拾工具的时候,面对面彼此看不清楚面目了。工程完工大家都嚷嚷着肚子饿了,恨不得手不也洗,就要吃上了,说再迟些回去,看不见路了。心急偏偏事多,糯米饭又是久蒸不熟。这时,队长让我摸黑去二里外的公社畜牧场把包队干部请进来吃糍粑,男队员负责碓糍粑,二个年长些的妇女同志的洗手挽袖手脚麻利地从热气腾腾的糍粑团中搓摘出小糍粑,分别丢进豆粉碗和蜂蜜碗里,蜂蜜还是去年跑来住进集体禾仓里做巢的,收了十几斤蜜糖。围着一张桌子,站着吃,这个时候也许是大家都饿了吧,不管男女老幼全都虎视眈眈,恨不得一口吞下几个糍粑,一个糍粑下碗,几双筷子同时前伸。一双筷子夹两三个,包队干部看不惯,叫大家慢慢来。话刚说完,中午没吃饭的那个年青人,突然间一下子脸色变得铁青,脸上肌肉一阵抽搐,一种极为痛苦的表情出现了,身子弯下去了,手脚也舞动起来了。刚好对过的包队干部看到,“说不好,噎住了。”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转身靠前,在青年背后猛击一掌,再敲敲。一个糍粑从口里吐了出来了,接着咳喘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惨白的脸色慢慢地一点点地恢复红色。包队干部说“人救回来了就好,险些出了人命。”  送包队干部回去的路上,包队干部说,“没出事就好,大家都一样,古话说饥不择食。也是饥饿惹的祸。”



张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939

回帖

1612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4-12-29 18: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来自: 湖北武汉
是楼主自己的经历?还是长辈的口述?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主题

9036

回帖

1万

积分

上尉

忠实会员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实名认证灌水天才勋章灌水大王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21: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桂林来自: 广西桂林
是我的经历,那里是长辈的口述,本人六旬的人了。
张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1

回帖

491

积分

列兵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5-2-8 2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
特定的年代,苦难的经历,那一代人都是汉子,他们最大的敌人应该就是自己的肚子,怎么填饱肚子是最重要的事情。感谢有你,让我们年轻人了解那个苦难的时代。
有时候我们做错事,是因为该用脑子的时候却动用了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1040

回帖

2064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5-2-22 0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来自: 山东
好文!好文!没有一点无病呻吟的酸馊味![s:160] [s:161]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主题

1040

回帖

2064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5-2-25 0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邢台来自: 河北邢台
还有两篇没看,之前的连评论都看了,真希望有机会培楼主重新回去走一趟!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