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tsfz

[民众心声] 长汀重设汀州市问题:中国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国家应大力增加直辖市或县改市、镇改市

[复制链接]

5

主题

4412

回帖

4148

积分

中尉

社区劳模勋章社区居民论坛鼓励勋章忠实会员勋章顶级劳模社区明星勋章论坛顶梁柱

发表于 2012-12-22 18: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福州来自: 福建福州
房地产商的师爷
我说的,个人负责,与别人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84

回帖

695

积分

军士长

实名认证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2-22 1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来自: 福建厦门
GDP=搞地皮  没用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62

回帖

1963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2-12-22 19: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来自: 广东广州
经济不发展,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即使叫长汀省又如何。[s:153]
既然不能飘逸成云 点缀你纯净的星空 那就挥洒成雨 无声地飘落在你的梦中 哪怕你给予我的永远是一个冰冷的背影 我也会化作执拗的小星装饰你情感的天空 有一种心情叫快乐,有一种情感叫友谊,有一种相识叫缘分,有一片天空叫澄清,别说你的天空烟雨蒙蒙,常常到这儿来看看绚丽的彩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119

回帖

2715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

发表于 2012-12-22 20: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来自: LAN
应该尽快改市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74

回帖

143

积分

下士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2-22 2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厦门来自: 福建厦门
空谈误国误家,把农村人收入提高到国家人平均收入才是有道理,不然一切都是废话。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721

回帖

6589

积分

上尉

红三军团战士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12-22 22: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宁波来自: 浙江宁波
某些人总是站在所谓“制高点”回复,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可笑之极!
中国这种集权社会,级别就意味着资源。如果这都搞不清,那才是“脱离实际”。
设市是手段而非目的!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34

回帖

1935

积分

少尉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论坛鼓励勋章

发表于 2012-12-22 23: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来自: 福建

回 客家 的帖子

客家:某些人总是站在所谓“制高点”回复,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可笑之极!
中国这种集权社会,级别就意味着资源。如果这都搞不清,那才是“脱离实际”。
设市是手段而非目的!
(2012-12-22 22:35)
估计这些人连楼主说些什么都没完,就只会天天在论坛里面发些这个服务不好,那个治安不好,天天都是看到一些自私的言语,楼主这样做为了谁,大家好好想想。其实楼主本不必在此多发表言论,真正在我们家乡说得上话的人据我所知甚少关注这个论坛,发传单更加实际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00: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回 过眼烟云 的帖子

过眼烟云:经济不发展,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即使叫长汀省又如何。[s:153] (2012-12-22 19:14)
全国各地都知道改市更有利于加速地方经济发展,为什么广东东莞、中山千方百计改成副地级市,福建晋江(县改市)、石狮(镇改市)要改成县级市,还有浙江龙港镇、广东虎门镇要千方百计要改成市,即使变为镇级市也行,目的是为了加速发展地方经济,谁象不少长汀年青一代目光那么短视!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0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福建省政府2012年12月20日下发推进城镇化发展十二条措施,明确要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快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要实施“大城关”战略,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12-12/22/c_114121044.htm

福建省将加快福州地铁1号、2号线建设,加快推进厦漳泉1号线、福莆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2012年12月20日,省政府下发推进城镇化发展十二条措施,明确要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快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

    推动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建设

    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同城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动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建设。2012年编制完成两大都市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实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同城化交通圈、旅游一票通、区域通讯资费统一标准、医保卡互通互用等同城化专项工作和重大项目。
    2013年全面完成设区的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支持中心城市将周边联系密切的市、县和乡镇纳入规划统一实施,有序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与人口增长相匹配。

    2015年福州公交出行比例达到30%

    省政府要求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加快福州地铁1号、2号线和厦门地铁1号线等中心城市地铁建设,“十二五”基本建成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绕城高速公路,全面完成5个既有机场扩能工程,建成三明沙县机场,加快厦门新机场、福州机场二期、武夷山机场迁建等项目建设。
    将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注重完善城市干道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的联系,提高道路网密度,2015年全省大中城市7米以上宽度的道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平方公里。加快实施福州、厦门公交都市,到2015年福州、厦门两大城市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分别达到30%、36%,其他设区的市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18%。

    福州主城区防洪(潮)标准达200年一遇

    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方面,我省将改造提升排水管网、排涝河道和泵站,提高城镇防洪(潮)排涝能力,福州主城区防洪(潮)标准达200年一遇,其他设区的市城区50年~100年一遇,县(市)城区20年~50年一遇。设区的市旧城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新城区20年一遇以上;县(市)旧城区5年~10年一遇,新城区10年一遇以上;条件较好或重要地区可适当提高标准。
    将开展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到2014年实现垃圾焚烧处理的市县中转设施覆盖率达70%,到2015年城市(含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和95%,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014年起福州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我省将提高建筑质量,发展绿色建筑,力争2015年城市、县城全部达到国家或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绿道网络。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特色明显的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力争旧村庄和公路铁路沿线景观三年“大变样”。
    同时,从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厦门和福州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力争到2015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

    实施“大城关”战略 引导产业、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省政府要求要实施“大城关”战略,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十二五”末全省18个县城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20个县城达到5万人~10万人。加快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尽快形成连片示范区,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可推广的样板,率先建成中小城市、中心城市重要组团、县(市)域次中心或新型中心镇。要求各设区的市每年要集中打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中心镇5个以上和宜居新村10个以上。
    同时将有序引导农村住宅、人口、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名镇等。   

(来源:福州晚报,2012年12月22日;记者:汤顺清)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少校

社区居民实名认证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02: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我国中小城市或迎发展黄金期


http://news.10jqka.com.cn/20120928/c529822619.shtml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的未来20年,将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黄金期。”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第九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作出上述表示。
  本届论坛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小城市在推进“三化”并举等方面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还发布了《2012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及《2012年度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在我国城镇体系和现代化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截至2011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到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6.57%;总人口达10.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4%;经济总量达到26.5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6.22%,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43.12%。
  与会人士认为,尽管随着城镇化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巨大,潜力无限,但目前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截至2011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区域的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33.9%。因此,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实现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科学发展指数“东高中快”
  “2012年我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8.1,与2011年相比提高了1.1。尽管深受全球经济动荡和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仍然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一道,成为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提升的最主要驱动力。”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李学锋博士在代表课题组作汇报时如此表示。
  李学锋说,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市的总数量为2206个,其中,地级以上的城市建制市162个,县级建制市369个,尚未成为建制市的地级行政区划和县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1675个。课题组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政府效率四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仍然表现最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达到74.8,领先于东北地区(64.3)、中部地区(66.9)和西部地区(63.2)。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最快,提高了1.8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升较慢,仅为0.9个百分点。
  在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测评前100个城市中,东部地区占据59席,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占16席、13席和12席。江苏昆山市连续8年稳居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测评第一名;湖南长沙县、四川双流县、辽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首位;安徽宁国市、云南安宁市、广西平果县、宁夏灵武市、青海格尔木市等首次进入榜单,不仅改变了这些省份没有全国百强县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县市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推动了这些省份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李学锋分析认为,从榜单中不难看出,一方面,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表现最为抢眼,江苏在百强中占据17席,浙江占13席,这表明两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另一方面,进入榜单城市的分布较广,广东、山东、安徽、河南、广西、四川、新疆、内蒙古等2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县市入选,这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大机遇凸显重任在肩
  “最近几年,一些大城市患上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空气污染等‘城市病’,关于‘逃离北上广’的报道频见报端。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还是到中小城市生活更好,我看这是符合规律的。”郑新立在论坛上发表“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明星城市”的演讲时说,中小城市发展面临难得的三大机遇,其一即是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在中小城市中尚未显现,由此凸显了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将来新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更多地到中小城市就业。”郑新立如此建议。
  其二,当前稳增长、扩内需的宏观调控要求,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来讲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郑新立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将注重扩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通过中小城市的发展来扩大消费、扩大投资,从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止跌回升,为“十二五”乃至今后20年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三,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在于中小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人均GDP已达1万多美元,但农村人均GDP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要想使人均GDP从目前的5000多美元增加到12,000美元以上,关键是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样可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而要接纳这么庞大的人口,中小城市肩负重任。
  “为什么当前大城市人满为患?原因就在于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而中小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要推动中小城市以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和对产业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中小城市才能逐渐做大做强。”郑新立强调,中小城市选择好自己的优势产业非常重要,优势产业不在多,一个县级市有一个、两个做大做强就足够了,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围绕这个产业形成产业链。
  郑新立认为,中小城市如果发挥基础作用,就可以肩负起分担大城市人口压力、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的重任,为人口的合理流动和适度转移提供新的方向和地域。
  六大转型路径亟待优化创新
  论坛发布的《绿皮书》称,尽管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巨大,潜力无限,但目前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面临着五方面的挑战,即大城市发展受到过度重视,而中小城市的基础作用被忽视;城镇化发展水平失衡,对接城市群的能力有限;城镇产业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定位尚未明确;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城市承载能力亟须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制度机制亟待优化创新。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滞后甚至萎缩已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时期,中国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步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不同规模城镇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绿皮书》在提出观点的同时给出了中小城市发展的六个路径选择。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发展转型。转型的核心是实现城市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型的科学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逐步缩小与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差距;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居民生活条件同质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能力。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就业机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产业向中小城市扩散,吸引农村人口和规模产业向中小城市集中,为中小城市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四是尽快启动新一轮设市工作。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建制镇的镇区人口规模超过20万甚至50万,已经突破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的界限,但其规划和管理仍沿用建制镇的体制,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建议尽快研究制定“镇改市”的设市标准,并在全国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建制镇作为试点。
  五是注重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合理确定城市用地结构和比例,控制城市用地价格,逐步增加城市居住和生态用地的比例,严格执行城市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不断提高工业用地效率。
  六是重视城镇特色培育和品质提升。注重培育城镇文化,塑造城镇精神,增强城镇品牌意识,把城镇文化和精神融入到规划建设、景观和建筑设计之中,彰显城镇个性和特色;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大城市提升产业层次和中心功能,逐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走专、精、特、新的特色专业化道路,构造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互助融合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改革报,2012-09-28 )
长汀—中央红色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中国客家美食之都、中央苏区源头、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国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摇篮、中国最美小城、红色中华第一市-汀州市、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红一军团诞生地、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第一设市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